艾滋病已成为我国重点控制的重大疾病,目前仍无治愈艾滋病的药物,也没有有效的疫苗,对艾滋病的控制措施主要是预防。因此,艾滋病预防宣传教育至关重要。2017年12月1日是第30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共担防艾责任,共享健康权利,共建健康中国”。河南省各地积极开展艾滋病防治宣传活动,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增强群众的艾滋病预防意识,形成一种全社会关注和预防艾滋病的良好氛围。
开封市
本报讯 (记者李 季 通讯员冯建民)11月30日,开封市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开封市计划生育协会、开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主办大型宣传活动,结合“青春健康教育进高校”活动,进一步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和相关政策,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开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11月30日下午,开封市2017年“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在开封大学图书馆前正式启动。相关专家举办了艾滋病防治知识讲座,讲解艾滋病的预防及危害等知识。河南大学民生学院学生现场演绎同性恋题材独幕剧《背爱》,以青年学生同性恋情的心路历程为主线,通过感情递进到发现艾滋病、抗击艾滋病的过程,以当代大学生的视角展现校园青年及全社会战胜艾滋病的决心。开封大学青春健康同伴社通过举办艾滋病宣传手抄报大赛、演唱2017“世界艾滋病日”主题歌《拥抱你》、开展艾滋病主题互动野火游戏等多种形式,传播艾滋病预防知识,让更多的人理解、善待艾滋病患者。
周口市
本报讯 (记者侯少飞 通讯员刘加敏)12月1日,周口市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市卫生计生委、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围绕 “共担防艾责任,共享健康权利,共建健康中国” 的宣传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活动。 12月1日上午,周口市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中心医院、市中医院、市第五人民医院、市眼科医院等20余家医疗卫生机构的专业人员在五一广场设立20多个咨询台,采取悬挂条幅、设置展板、发放宣传材料、义诊咨询等形式向过往群众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提倡正确认识、预防艾滋病,消除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 据统计,此次共有近200名医生及60名志愿者参加了活动,共悬挂横幅20余幅,摆放艾滋病展板50多块,发放预防艾滋病宣传画500多张,各类宣传折页、小册子近5万册,安全套2万余个。
焦作市
本报讯 为了提高人民群众对艾滋病的认识程度,增强艾滋病预防意识,形成“预防艾滋病,人人参与”的防控体系,12月1日,焦作市创新工作思路,多渠道、多形式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 在市区,焦作市在几个大的路口设置了大型户外公益广告,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在社区通过电梯广告、灯箱广告的形式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在小区门口及人流量多的场所通过悬挂宣传牌进行宣传。在广大农村地区,焦作市通过在村卫生室及乡村人口聚集地张贴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画,要求乡村医生加强对艾滋病的了解,并能够对村民进行健康教育。在大学校园里,焦作市还设置了宣传栏,并联合学校对学生进行艾滋病公益讲座,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 在12月1日的活动中,焦作市卫生计生委还在多个公园、人流密集地及学校进行集中宣传活动,并组织了多辆公益宣传车沿路而行,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 (王正勋 侯林峰)
漯河市
本报讯 (记者王明杰 通讯员纪雨辰 谷东方)为了进一步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促进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参与防治艾滋病,12月1日上午,漯河市卫生计生委组织市区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在火车站广场集中举行了“共担防艾责任,共享健康权利,共建健康中国”的主题宣传活动,并联合市交通局在市区公交车辆上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流动宣传。 在漯河火车站广场集中宣传活动现场,近40家医疗卫生单位的200余名医务人员及志愿者通过摆放展板、悬挂横幅,向过往群众发放宣传材料,开展集中签名活动及知识竞答等活动,宣传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舞阳县、临颍县同时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集中宣传活动。市区公交车张贴艾滋病防治宣传标语,司机佩戴红丝带,车载视频播放艾滋病防治公益宣传短片等,大力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此次宣传活动,拓宽了艾滋病防治宣传覆盖面,进一步普及了艾滋病防治知识,提高了全社会对艾滋病的认识水平。 据介绍,本次活动共展出展板80余块,悬挂横幅30多条,向群众发放艾滋病宣传手册、宣传单、海报等各类资料共6万余份,发放宣传抽纸500余盒、安全套2万余个、背包200余个,达到了预期的宣传效果。 目前,漯河市卫生计生委已组织开展对公共场所业主、中学骨干教师、在校大学生以及监管场所、建筑工地相关人员等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共8场,联合团市委和各高校在红枫广场隆重举行了“美好青春我做主——红丝带志愿者在行动”启动仪式。
商丘市
本报讯 (记者赵忠民)12月1日,商丘市举行了艾滋病防治宣传活动,梁园区、睢阳区和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相关负责人及辖区医疗卫生机构、市直各医疗卫生机构和社会各界500余人参加此项活动。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商丘市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艾滋病检测力度持续加大,经注射吸毒传播、输血传播和母婴传播得到有效控制,病死率持续降低,重点地区疫情快速上升势头得到基本遏制,受艾滋病影响人群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社会歧视进一步减轻。 在活动现场,专家为群众进行义诊,解答相关疾病预防知识,发放各种宣传彩页、扑克牌、抽纸等小礼物;舞蹈队随着音乐翩翩起舞,吸引着过往群众驻足观看,前来咨询艾滋病防治知识。相关医疗卫生机构悬挂横幅,设置展板,发放宣传材料,开展现场文艺表演等,向市民提供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宣传与咨询,让群众了解艾滋病防治知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2017年前10月河南新增艾滋病例4523例 受艾滋病影响人群呈现多样化 本报记者 杨 须 通讯员 李 宁
据河南省卫生计生委公布的数据,今年1月至10月,河南新增4523例HIV(艾滋病病毒)携带者/AIDS(艾滋病患者)病例。艾滋病疫情感染人群呈现多样化,青年学生、老年人感染比例上升明显。 12月1日,由河南省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举办的“世界艾滋病日”主题校园宣传活动在郑州师范学院举行。“近年来,青年学生感染比例明显上升,在这里可以很好地传播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增进师生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了解,用实际行动抵御艾滋病。”参与当天活动的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王哲如是说。 艾滋病感染人群多样化 “一老一少”仍是重点关注对象 根据全省疫情监测和病例报告显示,全省艾滋病整体呈现低流行态势,但报告疫情仍呈上升趋势。2017年1~10月新报告病例比去年同期增加3.69%,其中,20~49岁青壮年最多,占60.40%。 今年新报告的病例中,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异性传播病例增加,而男男同性性行为感染病例较去年同期略有减少,性传播病例数总体仍呈增长趋势。 “全人群感染率约为0.05%。”王哲指出,当前,受艾滋病影响人群呈现多样化,艾滋病向一般人群扩散的态势明显。60岁以上老年异性性传播、15~24岁青年学生同性性传播病例数增加明显。“一老一少”这两头仍是重点关注对象。 性传播明显上升 婚外异性传播依然是主要来源 一个值得警惕的现象是,高危人群艾滋病防治形势严峻,性传播明显上升,已成为主要传播途径。2017年1~10月,性传播病例占98.4%,其中异性传播比去年同期增加5.42%,婚外异性传播逐年增加,成为我省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 据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研究所孙定勇所长介绍,2006~2017年,全省新发现的异性传播病例中,婚外异性传播人数和构成比均在逐年明显增加,从2006年的204例,增加至2017年10月底的2764例,已成为河南省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 “性接触已经是河南省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自觉使用安全套就能给人们带来多一层的防护,远离艾滋病。”孙定勇特别强调。 怎样才能真正预防艾滋病? 学习艾滋病知识并洁身自好 当有高危行为发生后,当事人若有怀疑,应尽快到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过HIV血清检测来确诊。因为不同感染者的潜伏期长短不同,短则两三年,长则10年以上。在感染HIV初期,可能因身体产生的HIV抗体数量还少,检测不出来。这段时间被称为窗口期,应该一两个月后再去检测一次,真正确定是否感染。在窗口期虽然测不到艾滋病病毒抗体,但体内已有艾滋病病毒,可以通过HIV核酸来检测。因此,处于窗口期的感染者同样具有传染性。 预防措施包括:遵守性道德,洁身自爱,不发生婚前和婚外性行为;万一有性伴侣,又不知对方是否感染HIV,可通过使用安全套来保护自己免受感染;不输用任何未经检测的血液和血制品;坚决拒绝吸毒,尤其是不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接受任何注射或验血,使用一次性器具;不到未经许可的医疗单位进行注射、拔牙、针灸和手术;不用未经消毒的器具穿耳朵眼、纹身、美容,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等。

12月1日,商丘市妇幼保健院医务人员来到金世纪广场,通过悬挂横幅、设置展板、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向市民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 赵忠民 王长慧 冀春颖/摄

12月1日上午,安阳市开展“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安阳市卫生计生委、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直及驻安医疗卫生机构参加了此次活动。工作人员和青年志愿者在现场开展宣传咨询活动,发放宣传资料和安全套等。 张治平 张 爽/摄

11月30日,在“世界艾滋病日”到来之际,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医护学院开展“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宣传教育活动。图为活动现场学生们排队签名。 刘 岩 张 倩/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