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 季 通讯员 王志彦
近日,在开封市第二中医院外科病房内值班的护士孙丽红收到了一束花。一位七八岁的小男孩儿一边羞涩地把花塞到她手里,一边小声地说:“阿姨,这是我的妈妈让我给您送的花。”顿时,不知所措的孙丽红问道:“你的妈妈叫什么名字,住几床?” “我的妈妈姓郝,在三楼。”小男孩儿说完,转身就跑了。虽然孙丽红只听到孩子的妈妈一个姓氏,当时便知道孩子的花送错人了,因为外科病区在一楼,而小男孩儿的妈妈住在三楼。 一时找不到送花的主人,孙丽红只好把花拿到护士站。 下午刚一上班,孙丽红便将此事告诉病区护士长刘岩。刘岩通过咨询三楼骨五病区的医务人员得知,小男孩儿的妈妈郝女士住在该病区。原本郝女士让孩子把花送到骨五病区护士站,小男孩儿在护士站没见到人,就跑到一楼,正好遇到正准备给病人换药的孙丽红,他随手就把花送给了她。 一场美丽的“误会”就此解开,娇艳欲滴的玫瑰、百合花却在默默地诉说着背后的温情故事…… 几天前,郝女士因右膝关节急性滑膜炎入住开封市第二中医院骨五病区。该病区主任霍亮针对郝女士的病情制定了详细的诊疗方案,治疗效果良好,最终郝女士痊愈出院。住院期间,骨五病区医务人员精湛的医术、周到的服务让郝女士备受感动。为了表达感激之情,郝女士就让7岁的儿子替她把花送给骨五病区医务人员,没想到,这个小男孩儿上演了一场美丽的“误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