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扶贫,我们在行动!” ——来自孟津县公疗医院的报道 本报记者 刘永胜 通讯员 王爱荣 杨延玲 文/图

诊室里,医生马东阳为组团看病的延秋村群众细心诊断

在养老院里,医生贾晓宇弯腰为行动不便的老人进行耳镜检查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全国各地各行各业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精准扶贫。孟津县公疗医院紧跟党的步伐,坚定地走在精准扶贫的大道上,紧盯目标,多策并举,实施健康扶贫工作。 “健康扶贫,我们在行动!”孟津县公疗医院院长刘海朝说。健康是无价之宝,呵护百姓健康义不容辞。他们统一思想,将健康扶贫工作当成头等大事、重大政治任务、历史赋予的责任,全力抓好落实。 一片爱心 唤醒人生 李某,男,现年58岁,家住孟津县城关镇某村,因患高血压病、糖尿病需要长期服药。一年前因脑干梗死,李某的日常生活只能部分自理。妻子常年在家照顾李某,高额的医疗费全靠女儿微薄的收入来支撑,经济十分困难。 半年前,李某突然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入住孟津县公疗医院心内科二区,冠脉造影结果显示,营养心脏的3支血管都发生了比较严重的病变,需要立即进行介入治疗。医务人员给予其支架植入术,效果十分满意。李某住院期间,院领导得知李某家庭困难后,向全院干部职工发出倡议书,号召大家伸出友谊之手,献出一片爱心。 当时,全院干部职工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副院长赵晓琳带领部分班子成员将2020元捐款交到李某手中。李某的爱人激动地说:“公疗医院的医务人员给了他第二次生命,你们的爱心给了我们生活、战胜病魔的勇气,谢谢你们。” 李某出院后,科室医生多次打电话回访,关切地询问他的身体状况,指导其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并及时调整药物应用方案。截至目前,李某恢复良好,未再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症状。孟津县公疗医院医务人员用爱点亮一盏希望的灯,帮他撑起一片蔚蓝的天。 小小善举 彰显大爱 韩某,男,现年4岁,家住横水镇横水村,因爷爷、奶奶高龄,常年有病,不断服药,多年来家庭经济困难,一家六口,全靠父亲微薄的收入来度日,被列为扶贫对象。 今年适逢精准扶贫政策,韩某和全家人一起到孟津县公疗医院做健康体检。医生发现他的健康指标欠佳,需要做微量元素检查,但其母亲未带钱。幸好这情况被陪他全家人体检的人——医院工会主席盛秋玲看在眼里,她急忙从口袋里掏出50元,帮韩某办理了有关手续,使其顺利进行了进一步检查,也使他避免了第二次抽血扎针的痛苦。韩某小小年纪却懂得感恩,连声说:“谢谢!谢谢!”他的爷爷、奶奶、妈妈更是感动,异口同声地说:“谢谢党!谢谢孟津县公疗医院!” 还有孟津县麻屯镇的陈某。3个月前,13岁的他因脑血管畸形出血,压迫中枢神经,先后在省市级医院接受3次手术。90余天的治疗,花费30多万元,拖垮了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孟津县公疗医院医务人员得知他的遭遇后,有100余名年轻职工通过“水滴筹”网络平台,主动为其捐款1470元。10月9日,在院长刘海朝带动下,大家再次进行了“爱心捐助”活动,又为其捐助3580元。陈某的父母满眼泪花,鞠躬致谢。 全心全意 服务患者 “‘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是我院发展的永恒主题!”刘海朝说。在21年的发展历程中,孟津县公疗医院始终以服务为引领,内抓管理,外树形象,与时俱进,披荆斩棘,闯关夺冠,勇往直前,屡创佳绩! 刘海朝说,现如今,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在新一届领导班子带领下,干部职工明确了方向,确定了思路,大家精神振奋,干劲十足。专科建设突飞猛进,各科捷报频传,人才梯队结构日趋合理,老中青人才结合齐头并进,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一种比学赶超帮的良好局面,一种对技术精益求精、孜孜不倦的追求、探索精神更是惹人喜欢,受人称赞。他们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发挥行业优势,为全县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为促进精准扶贫工作有效开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