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疾病防控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三版:临床荟萃
 上一版    下一版  
微血管减压术+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精准手术治疗为面肌痉挛患者解忧
熟人来看病,该做的项目不要少
平山病的确诊与治疗
患者心肌酶升高啦?别着急!
1
11 1 2017年9月12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平山病的确诊与治疗
 

平山病的确诊与治疗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马以勇

    平山病,又称为青年上肢远端肌萎缩或单肢肌萎缩,常见于15~25岁的青少年人群,是由日本学者平山惠造于1959年首先报道的一种良性自限性运动神经元疾病,与运动神经元病(MND)表现相似,但预后截然不同。
    典型的平山病表现为青春早期隐袭起病的手及前臂远端肌肉无力,随病变进展逐渐出现相应肌群萎缩,多为单侧损害,部分也可表现为不对称的双侧损害。
    多数患者有“寒冷麻痹”,即暴露在寒冷环境中无力症状明显加重;束颤安静状态多不出现,但在手指伸展时常发生;患者受累肢体腱反射正常或偶可低下,通常无疼痛、麻木等感觉障碍表现,也无锥体束征、括约肌功能障碍等。病情在起病后数年内缓慢进展,临床易与肌萎缩侧索硬化或进行性脊肌萎缩等运动神经元病混淆,但绝大多数患者在以后5年内病情可自然中止。
病例
    患者,男,17岁,右手肌萎缩1年,右手骨间肌、大小鱼际肌萎缩,呈爪形手,无麻木、疼痛,在多家医院按照“尺神经损伤”“颈椎病”等诊治无效。
    日前,患者至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给予肌电图检查,提示:右侧C7-T1节段节前损害(即脊髓前角或神经根),结合病史,考虑平山病可能。
确诊
    专家决定进一步检查患者的颈椎过屈位,核磁共振(MRI)显示:C4-T3椎体水平脊髓变扁,前部硬膜囊间隙消失,后部硬膜囊间隙增宽,可见多发迂曲留空血管影。
    综上,符合平山病诊断。
    对于本病的治疗建议:该病虽为自限性疾病,但早期诊断、早期使用颈托治疗对防止该病进展十分重要。
治疗
    一、颈托治疗:早期诊断早期戴颈托治疗,能缩短病程,缓解临床表现。建议必须尽可能长时间戴颈托治疗。
    二、手术治疗:研究表明做硬脊膜成形术加脊髓松解术,能改善近期和远期效果。
    三、康复治疗:延缓肌萎缩,避免手指关节挛缩,尽可能保留手的功能。
    (作者简介:马以勇,医学硕士,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主治医师,擅长神经疾病的肌电图诊断。)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