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洛阳新闻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监督
PDF版查看  第五版:基层卫生
PDF版查看  第六版:乡村视角
PDF版查看  第七版:诊治参考
PDF版查看  第八版:乡医课堂
 
第二版:动态
 上一版    下一版  
河南省人民医院实施首例三维电解剖标测指导下HIS束心脏永久起搏电极植入
出生缺陷预防重点实验室科研成果丰硕
南阳市20家公立医院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
骨伤大数据分析与服务落户“洛阳正骨”
(上接第一版)
惊险的两分钟
衷心感谢好医生
汝南县罗店镇计划生育户种田花样多
住院患者遇到困难医务人员自发捐款
短讯
开封市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事项
图片新闻
1
11 1 2017年8月24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河南省人民医院实施首例三维电解剖标测指导下HIS束心脏永久起搏电极植入
      本报讯 (记者张 琦  通讯员邢永田 宋卫锋)日前,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病医院心脏电生理中心主任医师赵永辉、主治医师宋卫锋成功为1名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伴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创新性地实施了三维电解剖标测指导下HIS束(希氏束)心脏永久起搏电极植入术。术后,QRS(指正常心电图中幅度最大的波群)波仅为90毫秒,基本上维持了患者正常的心室激动顺序。该术式为全省首例,查阅文献,国内外亦未见过类似报道。
    HIS束起搏是目前国内外心脏起搏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技术,被誉为“真正意义的生理性起搏”,可使心脏的电和机械激动顺序符合正常的心脏激动顺序,能显著改善左心室射血分数和血流动力学,达到心室再同步化。对于有常规心脏起搏适应证并预期心室起搏依赖的患者,以及部分心脏再同步治疗无应答的患者具有明显效果。但是,HIS束起搏目前基本依赖二维X线透视定位HIS束,手术难度较高,术中X线的曝光时间较长,目前国内开展此项技术的医院不到10家。
    赵永辉将三维电解剖标测技术与心脏起搏技术相结合,术中应用磁电双定位技术构建右心房及右心耳解剖模型,精确标记HIS束区域(近远端),清晰显示3830电极远端,在模型指导下将3830电极精准释放在HIS区域,心房电极精确固定在右心耳,参数理想,实现了“有的放矢”“所见即所得”的直观效果。整个手术过程几乎无X射线(较之前二维手术降低90%以上),手术历时仅90分钟,诠释了“绿色电生理”的理念,保护了医务人员的安全。
    “将传统起搏技术与现代电生理标测技术结合起来,为未来探索绿色和精准起搏电生理技术提供了有益和大胆探索。随着该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和逐渐成熟,定会为更多的患者带来福音。”赵永辉说。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