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洛阳新闻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监督
PDF版查看  第五版:基层卫生
PDF版查看  第六版:乡村视角
PDF版查看  第七版:诊治参考
PDF版查看  第八版:乡医课堂
 
第七版:诊治参考
 上一版    下一版  
经方加减治心衰
滥用抗菌药物会加重小儿腹泻
“三减三健”核心信息之七:健康口腔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举办 第二届国际中医多功能套针发展论坛
关于腮腺炎你得知道几件事
1
11 1 2017年8月24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经方加减治心衰
 

□王彦权

本期医生简介:    王彦权,偃师市高龙镇石牛村集体卫生室医生,2013年被偃师市人民政府评为“优秀乡村医生”,18岁悬壶,临证重视扶阳,善用经方治疗疑难杂症,对抑郁症、糖尿病、顽固失眠、腰腿痛、心脏病、水肿等疾病的诊治有独到见解。    案例:王某,男,52岁,洛阳市庞村镇人,2016年5月来诊,来诊时因心衰刚从某医院出院。
    诊断:身极无力,压气,胸闷,快走两步即上气不接下气,咽部不利,有痰,休息不好,面色晦暗,口唇青紫,脉沉微,听诊心率缓慢,肺部有湿啰音。
    方药:附子25克,干姜10克,茯苓20克,白术20克,白芍15克,麻黄8克,细辛8克,桂枝12克,龙骨20克,牡蛎20克,枣仁15克,丹参15克,川芎15克,甘草10克,生姜15克,大枣3枚。服药7剂,诸症大减。守方随证加减,服药两月余,诸症悉平,现已正常工作。
    按:心衰一证,在疾病当中属较重或很重之证,听起来也十分吓人。为什么呢?因为大家都知道,心脏是人体的发动机;发动机坏了,车也就失去了动力,危害之大,可想而知。对于这样的危重之证,我平时运用经方加减却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心衰一词,全名为心功能衰竭,又叫心功能不全,临床常见症状有:压气,胸闷,咳嗽,喉部不适,有痰,有时伴有喘息,不能平卧,下肢水肿,身无力,有时心悸,怕冷,稍动汗出,面色晦暗,口唇青紫,脉沉无力等。
    该病按八纲辨,属阴证,表里同病,虚实夹杂,寒证居多;按六经辨,太阳少阴合证;按脏腑辨,常见心、肺、脾、肾同病;按方证辨,常见麻附辛汤证、小青龙汤证、四逆汤证、真武汤证、桂枝龙牡汤证。
    根据以上辨证总结,阳虚有表寒,兼痰饮、瘀血为本病主要病机。据此,我临床常用一方加减治此病。
    药物组成:麻黄8克,桂枝15克,干姜12克,半夏15克,白芍15克,黄附片18克,细辛8克,五味子10克,丹参12克,龙骨18克,牡蛎18克,茯苓20克,白术20克,甘草10克,生姜15克,大枣3枚。
    本方以四逆汤为君,提振机体阳气,增加心肌收缩力;小青龙汤与真武汤为臣,解表化饮,补肾利水,减轻心脏后负荷;桂枝龙牡汤,既可调和营卫,通畅内外,又可潜阳固阳,还可定悸,共为佐使药;加丹参一味,功同四物,养血活血,属增效之剂。
    此方用药,包括剂量,医家可根据用药意图适当加减,比如汗出过多可减麻黄,加大龙骨、牡蛎、附子用量;心悸明显,可加大桂枝、茯苓用量;血瘀明显,可加川芎,并加大丹参用量;身如极无力,附子可用至30克或更多;如痰多严重,半夏、茯苓、细辛、干姜也可突破常规,加大剂量;失眠重,可加枣仁等。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