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疾病防控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二版:动态
 上一版    下一版  
筹备半年 成功开展医院首台眼科手术
河南省职工医院组团考察漯河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20多年直不起腰来医务人员为他连闯六关
图片新闻
邓州有了首家互联网医院
汝南县罗店镇提升人口计生工作水平
短讯
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确保完成目标任务
(上接第一版)
1
11 1 2017年8月22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点击目录导航下的PDF版查看可查看PDF版
  (上接第一版)
 

(上接第一版)   

    卢相信所说的健康工作站是健康安阳促进行动的内容之一。安阳市扎实开展健康教育示范村(社区)创建、“健康细胞”创建、无烟单位创建活动,完成了控烟立法的前期调研;设立全市高血压病、糖尿病等技术防治中心,完成了1.5万人的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安阳还借助报刊、影视、网络等普及健康防病知识,提高了公众健康素养和健康行为形成率、知晓率。2015年,安阳人口平均期望寿命达75.6岁,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下降到4.05‰、5.42‰、10.56/10万,主要健康指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期全国分别为8.1‰、7.16‰、20.1/10万)。
完善医疗卫生体系
服务保障能力增强了
    提升基础设施承载水平。安阳完成区域医疗规划等3个规划,新增医疗用地91.9万平方米。5年来,安阳市以国家投入为主,县(市)配套为辅,累计投入资金28.27亿元,实施了160项卫生基础设施项目,覆盖城乡的市、县、乡、村四级服务网络体系不断完善。目前,在安阳市,城市基本形成了以综合医院为龙头,以专科医院为特色,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础,以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前哨的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农村建成了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以标准化村卫生站为网底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成了“城市15分钟、农村30分钟医疗服务圈”。
    提升重点专科建设水平。安阳实施医疗卫生能力提升行动,连续3年每年投入1000万元引导资金用于市级医院重点专科建设,组建48个专业质控小组,亚专科学组增至138个,与京津地区知名医院签约落地的14个项目推进态势良好;4个县的6个专科被确定为全省县级重点专科;建立涵盖孕前、孕期、新生儿的出生缺陷三级预防体系。安阳在豫北地区率先启动实施免费“两筛”民生项目,已累计筛查7532人次;建立11个“危重孕产妇及新生儿救治中心”;建立医学博士后研发基地3个;免费培养基层卫生人才2416人;9个科研项目获得市级科技进步奖,2项获得一等奖。
    提升中医药服务水平。安阳市林州市、内黄县成功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全市中医医院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服务能力同步提升;中医医院开放床位由1640张增加到2260张,门急诊增加334883人次;住院增加6484人次;业务收入由14910万元上升到36903万元;建成45个国医堂和87个中医药综合服务区、2个治未病中心,95%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5%的社区卫生服务站、59%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实现了基层中医药服务“广覆盖”。
    提升公共卫生保障水平。安阳完善重大传染病监测防控机制,连续10年常规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8%以上,连续19年未发生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中的乙肝、结核病、艾滋病、禽流感、手足口病、麻疹等重大传染病控制在全省最低水平。安阳建成市精神卫生医院,林州市创建成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文峰区被命名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称号,内黄县卫生监督所被命名为“省级示范卫生计生监督机构”。安阳血液安全管理工作不断加强,年采血量近20吨,第十次蝉联国家无偿献血先进市称号。在全省率先实施“双随机”“四不两直”新模式,医疗机构监督管理得到加强。
    加快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安阳市政府出台了分级诊疗实施方案,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责任链,依托公立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安阳组建了“1+4+2”妇幼医联体、中医医联体等四大类9个医疗联合体,在管理模式、业务流程、分级诊疗、医保结算和财务管理等方面积极探索,促进了医疗资源的优化整合;积极启动全市健康签约服务,各县(市、区)均组建服务团队,目前全市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群众签约率达100%,其他重点人群和特殊人群签约率达70%以上;内黄县、汤阴县分别确定了县、乡、村三级诊疗病种,截至去年年底,全市县域就诊率达到79%。
    计划生育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安阳全面落实两孩政策,畅通生育登记渠道,优化登记流程,推广婚育服务“多证合一”,推出“公交车五站式”服务,群众持《全程服务证》可免费享受生育登记、生殖健康检查、孕前优生监测和孕期保健、儿童保健、预防接种等13项服务,正在由一卡通向一库存通过渡。该模式被中央宣传部列为全国突出反映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获得感的12条新闻线索之一,《人民日报》、新华社等15家中央、河南省主流媒体相继报道。2014年以来,全市共为计划生育家庭发放奖励优惠补贴资金9106.24万元。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