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洛阳新闻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监督
PDF版查看  第五版:基层卫生周刊
PDF版查看  第六版:乡村视角
PDF版查看  第七版:诊治参考
PDF版查看  第八版:乡医课堂
 
第六版:乡村视角
 上一版    下一版  
基层诊所的发展要走自己的路子
汝南县关爱留守儿童
西平县举办基本药物合理应用知识技能竞赛
一位乡村医生的坚守
确山县从小事入手做好服务
一次转诊引发的思考
1
11 1 2017年8月17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点击目录导航下的PDF版查看可查看PDF版
  基层诊所的发展要走自己的路子
 

□薛 松  丁林国

    当前,基层诊所面临着一些共性问题:缺乏必要的诊疗设备、抗风险能力较弱;大部分基层医生学历层次较低,诊疗技术不突出,对基层患者缺乏吸引力;疾病的发展、变化迅速,基层医生医学知识储备不足,诊治疾病的临床经验有限;群众的健康意识和保健意识增强,基层医生医学知识更新不及时,无法满足群众的医疗新需求等。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坚持群众自愿、政策引导,鼓励并逐步规范常见病、多发病患者首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对于超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的疾病,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患者提供转诊服务。笔者认为,基层诊所应紧跟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新形势,转变发展思路,学会经营和管理,探索发展新模式,走适合自身特点的新路子。基层诊所要想长足发展,必须主动学习,转变观念,做到与时俱进。
    第一,基层诊所应顺应国家医改方向。基层诊所要深入了解国家医改动向,瞄准医改的发力点,尤其是随着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进一步实施,基层诊所将承担更多的卫生服务工作和更多的社会责任,承担更多的责任将意味着会有更多的付出。同时,基层诊所要把握好国家医疗资源整合的大好时机,主动参与医改工作,明确自我定位,争取在医改中获取更多的主动权。
    第二,基层诊所应做到因地制宜。受不同地域生活环境、饮食习惯等因素影响,各地群众所患疾病的类型有很大差别。基层医生要摸清当地群众的身体健康状况,及时建立健康档案,着重结合当地群众的发病特点,把所学的医学知识成功地运用到诊疗服务中,减轻患者的负担。
    第三,基层诊所里的医生要发挥专业特长。随着医学知识的更新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医学知识分科越来越细,不同基层医生有不同的专业特长。基层医生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要注重发挥个人优势,对于超出诊疗范围的疾病,要及时掌握发病特点和治疗疾病的适宜技术,同时要充分考虑治疗的风险程度,做到认真、严肃、科学地评估疾病,进而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
    第四,基层诊所应灵活运用中医“治未病”的诊疗思路。中医典籍《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记载:“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而当下“治未病”最广泛的含义是未病防变、见微知著、有病早治、已病防变、病后防复。目前,基层医生应把中医“治未病”思想普及给群众,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工作习惯等,让群众不生病、少生病或减少并发症,延长群众的寿命,提高生活质量。
    总之,随着国家分级诊疗政策的进一步实施,基层诊所应健康持续发展、满足群众健康的新需求。
 (作者供职于濮阳市中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