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晓欢
全国首个微信新农合支付业务7月25日上午在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上线。今后,辽宁、吉林、安徽等8个省份的参合患者将实现跨省就医微信实时结算报销,解决了患者异地就医“报销烦”的老大难问题。(据央广网7月25日消息) 据了解,微信新农合支付业务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只要在微信中填写个人信息、参合地和转诊单号,就可以成功绑定转诊单。住院期间每天都能查看费用明细及报销金额,出院时通过微信支付混合结算,实现在线上新农合跨省(异地)就医联网实时结报。原来需要跨越上千公里耗时1~3个月甚至更久的报销之路,现在只需在微信上操作1分钟就可以解决。 长期以来,流动就医因报销流程复杂、手续烦琐、劳心劳力,饱受群众诟病。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层面持续发文力推异地就医联网结报这项便民、惠民的政策措施。具体到参合群众的异地就医报销,就在7月7日,国家卫生计生委还召开了加快推进全国新农合跨省就医联网结报电视电话会议,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马晓伟指出,目前新农合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报基本实现,跨省就医直接结报取得阶段性成效,但各地进展很不平衡,影响了异地结报工作的整体进度。 在这个关键时期,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上线的微信新农合业务不仅操作简便,而且在实现跨省异地就医即时结算的基础上实现了在移动终端上的操作,在智能手机和微信应用广泛普及的当下,给异地就医患者提供了便捷,为实现全国异地就医联网结报树了好标杆。 当然,标杆发挥的是示范效应,流动就医难则是广大群众的痛点,只有实现基本医保全国联网和异地就医结算,才是我们的愿望。在这个层面上,能不能实现跨地区的联网和结算,表面上是网络问题,实际上是地区之间政策不一致问题,如当前各地医保制度、统筹层次、药品目录、报销额度仍有差异。因此,强化顶层设计,统筹各地区医保政策、标准待遇,统一医疗服务和药品报销目录、报销水平、结算方式等,为推进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和费用监管排除障碍,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