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洛阳新闻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监督
PDF版查看  第五版:基层卫生
PDF版查看  第六版:乡村视角
PDF版查看  第七版:诊治参考
PDF版查看  第八版:乡医课堂
 
第二版:动态
 上一版    下一版  
贫困脊柱畸形患者的福音 公益救助基金可助你挺起腰
图片新闻
郑州人民医院 医务人员每年可连休30天
开封市中心医院 首创“党建品管圈”
信阳市卫生计生委 召开食品安全工作座谈会
河南举办 青年药师知识技能大赛
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 为患儿做胃内异物取出术
短讯
新闻图片
一个膝关节置换者的康复经历
1
11 1 2017年7月20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点击目录导航下的PDF版查看可查看PDF版
  贫困脊柱畸形患者的福音 公益救助基金可助你挺起腰
 

本报记者 冯金灿

    7月18日,来自河南省人民医院的14名成功接受手术治疗的贫困脊柱畸形患者获得了“中国梦·脊梁”工程捐献的总计42万元公益救助基金。他们也成为该项慈善惠民项目在河南救助的首批受益者。在接受救助的14名患者中,年龄最大的37岁,最小的8岁,他们是全省各地的贫困农民,因为手术费用问题而忍受着脊柱畸形带来的不便,有的丧失了劳动能力,甚至无法组建家庭、参加工作等。此次,他们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每人可以领取三五万元的救助款,个人只需负担几千元或一两万元的费用。
    “我以前最怕照镜子,也从来不想照相。手术后,我跑到镜子前面看了个够,还让人帮忙拍了很多照片存在手机里!”濮阳市范县的田先生说,他与70岁的老母亲相依为命。手术前,他由于患强直性脊柱炎,致使腰部弯曲90度,在两米外仅能看到对面人的脚。术后,他恢复了直立状态,出院后也能照顾老母亲了!
    “中国梦·脊梁”工程是一项持续性的慈善救助项目,由智善公益基金会出资,为救助贫困脊柱畸形患者实施的公益慈善项目,采取患者自筹与社会救助、基金会捐助相结合的办法,对一部分手术治疗费不足的贫困患者进行救助,计划10年内在全国救助4000名患者。符合救助条件的患者,均可被纳入救助项目。
    河南省人民医院骨科二病区主任高延征说,常见的脊柱畸形包括脊柱侧弯、后凸等,发病率为1%~2.7%,青少年为多发群体,这已经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目前,多数脊柱畸形患者的病因尚不明确,无法做到有效预防,但经过正确的手术治疗,仍然可以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外观、重塑生理曲线的效果。河南为人口大省,有大量严重畸形患者需要手术治疗,但由于脊柱侧弯手术复杂,有时需要较多的手术材料和治疗费用。治疗费用困扰着很多贫困家庭。
    为了进一步落实精准医疗扶贫工作,经智善基金会、共青团河南省委共同考察认定,确定河南省人民医院为河南省“中国梦·脊梁”工程慈善项目指定医院,凡是在该院做手术治疗的贫困脊柱畸形青少年患者,最高可申请5万元的资助资金。
    那么,患者想申请资助资金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呢?应满足以下几方面的条件:首先,经河南省人民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以上大夫确诊,有明确手术指征的脊柱畸形患者。其次,家庭贫困证明。贫困家庭有以下认定渠道,任选其中两项均可:1.具有低保证明;2.由学生所在学校及班主任出具家庭贫困证明;3.由患者所在乡镇民政所或村委会出具家庭贫困证明;4.由5户村民或邻居出具家庭贫困证明;5.由患者所在乡镇政府出具家庭贫困证明;6.由患者所在县(区)残疾人联合会或民政局出具家庭贫困证明;同意并接受智善公益基金会的捐助条件,自愿签订《中国梦·脊梁工程手术捐助协议书》;申请救助的患者地域不限,可以是河南省或其他省份。
    申请前请准备以下资料:患者及监护人身份证的数码照片或户口本的数码照片;患者近期的3张数码照片(1张生活照,2张背部疾患的真实照);各种家庭贫困证明的数码照片;河南省人民医院骨科开具的住院证及诊断证明书数码照片以及近期X光片(站立正侧位、全脊柱)的数码照片;患者自愿参加该项目申请书的数码照片。
    申请方式流程:凡是家庭贫困的脊柱畸形患者,请将申报资料发送到hnsygk2715@163.com,由河南省人民医院负责该项目人员初步审核登记后,汇报智善公益基金会最终审核、批准,申请救助。也可将申报资料报送至当地县以上共青团组织,由共青团河南省委相关部门组织代转至河南省人民医院,由相关人员统一申请救助。经智善公益基金会网上审核、现场调研、网上审批,直接把捐赠款汇至求助者所在医院的账户(注明是智善捐给哪位患者),全部用于手术治疗费用。手术将由定点医院脊柱手术经验丰富的脊柱外科专家主刀,特殊疑难病例将通过河南省人民医院国际网络会诊平台,和国内外相关专家会诊讨论。现场登记筛查方式:每周二、周四下午上班时间为现场集中登记、筛查时间,特殊情况可到骨科门诊咨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