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 季
“发现患者!周围环境安全!喂喂!您怎么啦?喂喂!您怎么啦?” “颈动脉波动消失,自主呼吸消失,快来人准备抢救!准备除颤仪!” 7月3日,开封市第二中医院急诊科抢救室里传来了急促的呼喊声——这是急诊科正在开展急救技能演练。精彩的演练仿佛把人们带进了真实的急救现场。 此次演练内容是心肺复苏,模拟现场发现一名患者,因呼叫不应,立即给予患者心肺复苏。在复苏过程中,患者出现室颤,随即给予心脏除颤。此次演练共分为4组,首先演练的是第一组张洋洋医师团队。急救人员在第一时间发现患者倒在地上,判断周围环境安全后进入现场,呼叫患者,因患者没有反应,张洋洋立即呼叫护理人员准备现场抢救。两人协同配合,将患者置于地面复苏体位。张洋洋为患者做心肺复苏,护士用简易面罩为患者进行辅助呼吸,并打开除颤仪、联结导联,做好随时为患者除颤的准备。患者出现室颤,张洋洋立刻取出电极板、涂抹导电胶,开启除颤开关,随即除颤。通过心肺复苏及除颤后,患者呼吸、心跳恢复,大动脉搏动恢复,光反射恢复,抢救成功。演练在紧张有序的气氛中顺利结束。 演练结束后,急诊护士长张艳艳深有感触地说:“虽然是在演练,但是在我们心中,这就是一场真实的现场抢救!今后,我们应该把每次练习、每次操作都当成真实的抢救来进行。”这次模拟演练,更加有效地检验了急救人员的急救技能,提高了急救人员的急诊急救技能水平和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反应能力,达到了锻炼急救队伍,提高急救水平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