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点击目录导航下的 可查看PDF版
|
|
上转第一版 |
|
(上接第一版) 医联体内统筹薪酬分配,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报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备案后,医务人员在内部可有序流动,不需要办理执业地点变更和执业机构备案手续。鼓励医联体内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派出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担任医疗技术或管理部门负责人,重点对分级诊疗工作予以把关和指导,提高基层管理水平。 除此之外,河南还明确了医联体内各级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城市三级医院主要提供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的诊疗服务;城市二级医院主要接收三级医院转诊的急性病恢复期患者、术后恢复期患者及危重症稳定期患者;三级中医医院主要是充分利用中医药技术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提供急危重症、疑难复杂疾病的中医诊疗服务和中医优势病种的中医门诊诊疗服务;二级中医医院主要是充分利用中医药技术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提供区域内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中医诊疗,危急重症患者的抢救,疑难复杂疾病向上转诊服务;慢性病医疗机构为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康复期患者、老年病患者、晚期肿瘤患者等提供治疗、康复、护理服务。 全面落实分级诊疗,除大力推进医联体建设之外,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也是重中之重。河南以高血压病、糖尿病等慢性病为重点,在医联体内加快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优先覆盖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计生特殊家庭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等重点人群。2017年,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60%以上,贫困人口签约覆盖率达到100%。签约居民享受连续处方优待政策,对签约的慢性病患者,可酌情延长单次配药量,部分慢性病患者提供不超过2个月用药量的长处方服务。建立健全全科医生制度,明确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涵和标准,规范签约服务收费,完善签约服务激励约束机制。签约服务费用由医保基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签约居民个人分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