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松 丁林国
众所周知,乡村医生处于基层,工作很辛苦,收入也不算高,而且每天还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医务工作。近日,笔者在与乡村医生沟通过程中发现,乡村医生在维护广大农民身心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笔者建议,负责基层医疗工作的管理人员应主动与乡村医生沟通,帮助他们排忧解难。 当前,乡村医生面临的难题是医疗纠纷。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维权意识也普遍提升。我们知道,即使级别再高的医院,也很难做到救治患者的成功率达到100%,更何况是身处基层的乡村医生呢? 受“大闹大赔、小闹小赔、不闹不赔”不良观念影响,乡村医生一旦发生漏诊、误诊等现象,很可能在当地掀起一场医疗风波,给乡村医生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进而,乡村医生在接诊过程中会更加谨小慎微,对于较为复杂的疾病他们不敢轻易接诊,更不敢尝试新的治疗手段和方法。 另外,乡村医生非常关心的是养老问题。大部分乡村医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奉献在农村,可以说是把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全部洒在了农村。在他们迈入老年时,没有了专业技术支撑的经济来源,丧失了劳动能力,微薄的退休工资仅能维持日常支出,很难再支付其他的费用。 总之,乡村医生面临的一系列难题,也许不会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笔者建议,有关管理部门应根据不同年龄段的乡村医生,制定不同的帮扶政策,做到因人帮扶、因地帮扶、因时帮扶,让帮扶工作更加接地气。 (作者供职于濮阳市中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