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史 尧
“孕妇今年32岁,孕34周,经过两次试管婴儿才成功怀孕,今天凌晨2点因胎膜早破入院,B超显示胎盘前置,孕妇和家属担心新生儿存活能力低下,很焦虑……”5月10日,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产科一病区副主任医师华彩红刚刚抵达受援医院——新疆哈密市第二人民医院,便立刻在病房参与了会诊。 哈密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务人员经过初步诊断,认为患者需要尽快手术,但手术风险太大,没有十足的把握,决定将患者转往乌鲁木齐进行救治。从哈密到乌鲁木齐,无论用火车还是救护车转运患者,都需要六七个小时,且患者在转运过程中随时可能发生脐带脱垂,导致胎死宫内,甚至发生大出血,危及患者生命。 经验丰富的华彩红经过一番思考,给出了留院治疗的建议。“转诊风险实在太高了,虽然留院手术也存在风险,但是,两条活生生的生命和援疆的使命最终使我做出‘不转院就地治疗’的建议。”华彩红说。其实,这样的病例在河南并不少见,但哈密当地的医疗条件有限,应对这种病情还没有十足的把握。 统一意见之后,华彩红和主管医生立刻将转运风险和留院治疗方案告知孕妇及家属。为了彻底打消患者和当地医务人员的顾虑,华彩红还专门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专家进行了远程会诊,会诊意见与华彩红的治疗方案完全一致。“我相信你们,我不转院了,就留在这里治疗。”当得知华彩红是“河南名医哈密行”的妇产科专家时,孕妇激动地说。 经过48小时的促胎肺成熟及对症治疗后,“5·12”护士节当天,华彩红与哈密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儿科、麻醉科、手术室医务人员默契配合,顺利为患者实施了手术,母子平安。手术后,华彩红来到病房,患者和家属紧紧握住她的手,不停地表示感谢。“华大夫,太感谢您啦!遇到您,我们真是太幸运了……” 走出病房,华彩红发了一条微信,纪念这个特别的日子,家人、朋友、同事、患者纷纷点赞。然而,华彩红却说,救死扶伤是医务人员的天职,作为一名援疆医生,用自己的技术服务新疆患者是她的工作,她愿意用微薄之力为援疆工作增光添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