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冯金灿
现代护理工作的创始人南丁格尔被称为“提灯女神”,近年来,这个行业已多了不少“提灯男神”。 在护士节前后,记者采访了河南省人民医院的青年男护士群体。这里的男护士已成为各科室“不可或缺”的力量。 立志做“中国第一男护士”的“90后” 今年27岁的卢勇兵干急救护理工作已经5年了。说起选择护士这个职业的初衷,这个看起来有点腼腆的“90后”不好意思地说:“高考填志愿的时候,我以为根本没有男生学护理,就郑重地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态,要做‘中国第一男护士’。现在,不少同学见面,还经常拿这事儿调侃我。” 至于做出这个决定的原因,除家人的劝说外,“男生学护理比较有优势,可以承担女生做不了的事”,也是他心里藏着的“小九九”。 在大学期间,他们班有5名男生学护理。为此,他们约定,既然学了护理,这辈子就将护士当到底。大学毕业后,因为性别的优势,卢勇兵顺利地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找到了工作,急救护士已经做了5年。因为爱钻研、爱学习,现在卢勇兵已经成为科室的骨干护士了。 “在急救中心,我们男护士有优势,比如有的病人出现心跳骤停,男护士力气大,给病人做心肺复苏术,就能发挥体力优势。”卢勇兵说,此外,醉酒病人在病房内闹事、病人家属因费用划价问题不满等问题,也屡见不鲜。“这时候,通常都由男护士出面帮助解决。男护士可以震慑闹事者,保护女护士。” “虽然受过委屈,但我从来没有后悔过;相反,我对我职业的热爱与日俱增,看到一个个病人因为我的努力而康复,心里十分高兴。”.卢勇兵郑重地说 重症病房里的“全能冠军” 和其他科室相比,ICU(重症监护室)显得尤为安静。对于这里的护士而言,他们所承担的工作是危重病人的监护。由于重症监护室没有家属陪护,护士还承担了患者的生活护理工作。 今年32岁的邹辉煌,2012年3月来到河南省人民医院ICU病房工作。作为科室里的男护士,同事们常常称他是“万花丛中一点绿”“全能冠军”,但是他的这一抹“绿”当得并不轻松。ICU收治的都是随时可能发生生命危险的患者,护士不仅需要精湛的技术和敏锐的观察力,还需要较好的体力。比如心肺复苏术,对体力的消耗非常大,每次抢救都会累得大汗淋漓,手腕酸痛。每当遇到这种情况,邹辉煌总是冲在最前面。 2008年,在汶川地震时,邹辉煌积极报名参加了救援小分队。汶川地震后,一批伤员被送至河南省人民医院救治,其中,一位伤员老夏肋骨骨折、骨盆骨折等,还伴有呼吸窘迫等症状,病情十分危重。同时,老夏71岁,有40多年的吸烟史,患有严重的慢性支气管炎等基础疾病,这增加了护理难度。老夏痰多,咳嗽无力,邹辉煌就采取体位引流措施,协助老夏将痰液排出。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老夏最终康复出院。“我是四川伤员夏成顶,我已经可以干一些轻活儿了,真想你们呀!你们的救命之恩无法报答,现在,我写了一首诗,表达我们全家对河南省人民医院的感谢吧!”一年后,老夏专门从四川打来电话,感谢邹辉煌等医务人员。 作为重症病房里的“全能冠军”,邹辉煌凭借精心的护理和高超的技术多次配合医生把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作为护理组长,邹辉煌总是主动把体力活儿承担下来,比如倒尿,一个能盛25公斤重的尿桶,值12小时的班都需要倒好几桶。“我们女生倒一桶时都觉得很累了,他每天都倒那么多桶,但从没见他喊过累。因为工作压力大、劳动强度高,怀孕的女同事容易先兆流产,排班时总是给予优先照顾。”科室的同事们每每提起他,都非常感激! 曾经获得“河南省最美护士”的邹辉煌并不满足,于2009年参加了河南省重症专科护士培训,取得培训证书;2013年又参加中国医学工程体外膜肺氧合(ECMO)培训,成为技术骨干等。 10年男护士,那是我无悔的青春 “10年男护士生涯,是我无悔的青春。”谈起自己的职业,已经是河南省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护士长的朱世超感慨地说。 从2003年朱世超被调剂到郑州大学护理学院工作,到2007年在河南省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担任护士,他一干就是10年。“当初得知被调剂到护理学院后,一开始有抵触情绪,认为男人做护士太没出息了,很多同学也经常调侃我。但随着对护理行业了解的加深,我开始不那么抵触了。”朱世超说,“特别是参加工作后,发现男护士有独特的优势,职业自豪感也越来越强烈了。” 朱世超说,河南省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有27名男护士。通过长期观察,他发现男护士承担了大量的“重活儿累活儿”;男护士对仪器类操作更感兴趣,学得快,动手能力强。在重症监护室这样天天和精密医学仪器打交道的科室,男护士有了极大的用武之地。同时,男护士的应急能力也很强。 不过,身为过来人的朱世超说,在发挥优势的同时,男护士需要承担的也很多。现在的男护士大多是青年人,有成家立业的压力。当护士工作强度很大,生活作息非常不规律;回家之后还要照顾家人;有时,家人会因多种原因不理解。 “男护士平时要承担更多的体力工作,医院的劳动强度也越来越大。”朱世超说,“家人不理解,生活压力大,值得社会给予我们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