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点击目录导航下的 可查看PDF版
|
|
基层中医师的出路在哪里 |
|
□孟庆远 在基层,对于中医师来说,与西医师相比,中医师的出路有点儿窄:首先是公立医院将取消药品加成,可是,中医师的医事服务项目少、收费低;其次是培养中医师的过程较长,培养成本也会随之增高,那么,处于成长期的中医师医事服务收入就低;再次是取消以药补医的政策后,一些地方基层中医师的财政补贴发放比较迟缓或不到位;最后是公立医院中医人员的压力增大,特别是手术量少,住院病人少,这使他们的工作遇到了难题。 豫北某县级中医医院,除科室的业务骨干外,一般人员年收入较低。那么,大医院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有关专家预测,取消药品加成、医药采购“两票制”及高值耗材的“阳光”采购,以及国家正在推行的取消门诊药房、三级甲等医院取消门诊等政策,今年公立医院包括中医医院的发展会遇到新问题。 专家的预测不能说有些过分,北京市于4月1日起实行的医改政策已经有了初步效果,该市多家公立医院虽然增加了医事服务费,调整了部分检查及治疗费,可是,就诊量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明显下降趋势,而一部分社区医院门诊量更是如此。这种现象在中医医院里可能会表现得更为明显。 笔者认为,公立中医医院的中医师到基层进行多点执业,或许是一条好出路! 一、《中医诊所备案暂行办法》和《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考核注册管理暂行办法》将于7月1日后实施,具有中医师资格的医生,到基层备案即可开办中医诊所。 二,没有中医类执业医师证者,但确有专长的人员可直接参加考核,比如选择“中医师承”方式学习,以便获取中医类执业医师证,也可以在基层多点执业。 三、新版的《医师执业注册管理办法》让在职医务人员可以开办医疗机构,不受数量、选址等限制。 四、中药饮片可以加成,而中药饮片又是中医师治疗疾病的“有力武器”。只要专业水平高、疗效好,就可取得患者的信任。 五、中医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在基层有广大群众喜爱中医药疗法,那么,中医师在基层进行多点执业就没有后顾之忧。 相对而言,中医师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1.政府的多项医改政策极大地支持中医师在基层多点执业。豫西一家中医医院院长说,医院和医生要想生存,不仅要探索中西医结合的新模式,还要考虑在基层多点执业等问题,包括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开设中医诊所。原阳县一位县级医院院长说,医保政策为中医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这意味着基层中医的发展前景广阔。 2.最近,国家有关部门负责人提出医生可在医联体范围内多点执业。笔者认为,只要医师所在医院加入医联体,那么,完全可以在医联体范围内的医疗机构坐诊,包括“上行”和“下沉”,不再受过去的条条框框限制。这样看来,中医师比西医师更有利好的条件。 3.另外,与西医相比,中医师的基层多点执业还具有其他便利条件:公立医院的许多西医专家任务量大,没时间多点执业;而年轻医生为了尽快提高临床专业水平需要向专家学习,一般不考虑多点执业,这为中医师在基层多点执业腾出空间。 同时,即便西医到基层多点执业,也会因为目前影像、检验、检查设备的缺乏,使其不能正常发挥多点执业作用;而中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不受辅助检查设备的制约,在较短时间内为基层群众提供针灸、推拿、敷贴、拔罐、按摩及各种理疗等服务。 加上中药饮片全科目供给,这既能满足患者的就诊需求,又可使中医师的工作能够顺利开展,进而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原阳县人民医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