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 旸
10年前,许昌市东城区半截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接种医生徐卫萍从护理岗位转至预防接种岗位。对预防接种工作从不甚了解到热爱,对预防接种知识从一知半解到全面理解,她也经历了一个较为漫长而艰辛的过程。 打铁先得自身硬。徐卫萍深信,要想做一名好医生,必须“扎好马步”苦练基本功。因此,无论在什么岗位,她都没有中断对专业知识的学习。1991~1994年、2001~2004年,徐卫萍分别到洛阳市卫生学校、河南广播电视大学深造。学习期间,她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勤和努力,也取得了佳绩。 2006年,半截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预防接种点,当时辖区内儿童的基本资料几乎为“0”。于是,徐卫萍和辖区乡村医生一起走街串巷,搜集各居委会、村委会适龄儿童的接种证,逐一核对接种资料,并为他们重新建证建册。2008年,该中心成立预防接种门诊,并全面实施了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人员少、工作量大,徐卫萍再次和其他工作人员一道加班加点地工作,实现了儿童个案信息化管理全覆盖。 如今,互联网正在改变人们的接种习惯,通过聊天工具进行接种沟通与交流的情况逐渐增多。为了方便家长和预防接种门诊工作人员进行沟通,徐卫萍在2013年就专门建立了半截河接种门诊QQ(即时通信软件)群,并定期在群里发送预防接种知识。现在,徐卫萍又及时建立了两个微信群进行预防接种知识宣传。对于家长们在群里提出的问题,她一有时间就回答。 2015年,在徐卫萍的倡导下,预防接种门诊开设了“妈妈课堂”讲座。在讲座上,徐卫萍事无巨细地把儿童接种疫苗的相关知识告诉家长,对家长的疑问进行整理并集中解答。现在,她的手机24小时开机,以便家长及时进行咨询。 多年来,徐卫萍面对困难,从不逃避,总是一边忙着工作,一边加强学习。她凭借谨慎细心的工作态度、全面过硬的业务技能,连续3年获评许昌市东城区免疫规划先进个人、许昌市免疫规划先进个人、许昌市寄生虫病防治工作先进个人;她带领的团队也先后两次获评许昌市东城区免疫规划先进集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