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点击目录导航下的 可查看PDF版
|
|
口腔与呼吸道同病相“连” |
|
本报记者 李 季 口腔位于呼吸道的上游,因此口腔感染容易导致各种上呼吸道感染和肺部疾病,如支气管炎、咽喉炎、扁桃体炎和肺炎。口腔疾病可导致吸入性肺炎。据统计,80%的肺炎诱因是吸入口腔、咽部含有细菌的分泌物,而这些分泌物大多来自口腔。 开封市口腔医院主任医师马文斌介绍说,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的口腔卫生指数明显高于无疾病者。多因素回归分析年龄、种族、性别、吸烟状况和口腔卫生指数等诸多因素,结果表明,口腔卫生差者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是口腔卫生良好者的1~3倍。另一项为期25年的纵向研究经多因素回归分析吸烟、牙槽骨高度、年龄、教育、饮酒等因素,发现牙槽骨吸收增多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病危险性增加。牙菌斑尤其是牙周炎患者的菌斑可能是呼吸道致病菌的寄居地。世界卫生组织研究发现,牙周病患者患慢性肺部感染及肺功能降低的概率为正常人的1.77倍。唾液和食物误入气管,口腔内的细菌就可能引发肺部感染。 马文斌说,龋病与牙周病是常见的口腔疾病,是由黏附在牙面的细菌菌斑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牙周病的细菌可经由咽喉、气管,进入肺脏。虽然抽烟是主要的原因,但是口腔细菌也可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情或引起肺炎。 最新的研究报告显示,龋病患牙“龋齿”是呼吸道病菌的温床,可使人罹患肺炎,特别是老年人。研究人员还做了这样的试验,他们对35位老年人进行了口腔细菌的采样,发现其中28份样本中含有可引起呼吸道疾病的细菌。然后,他们对这些老年人进行了跟踪调查,密切观察他们是否会感染肺炎。最后,14位老年人感染了肺炎,其中10位老年人的口腔细菌样本中含有可引起呼吸道疾病的病菌。 国内外大量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口腔感染、口腔卫生差的人以及牙周病患者,牙周致病菌会到达肺部,是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牙菌斑是龋齿和牙周病的主要致病因素,牙菌斑内存在大量的有害微生物,细菌会到达肺部,导致肺炎等呼吸道疾病。研究发现,口腔卫生差、有牙周病的住院患者患肺炎的风险较大。最近,日本的一项研究发现,有牙而口腔卫生差的人,患肺炎的次数多,每次患肺炎发热的天数也多。口腔是呼吸道致病菌的重要储存库,牙周及义齿周围的细菌容易随唾液误入呼吸道。通过口腔卫生干预可以减少呼吸道致病菌在口腔的定植,从而降低这些人患肺炎的风险。多项研究结果显示,进行口腔干预后肺炎发病率明显减低,流感发病率也相应减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