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 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声 音
PDF版查看  第四版:疾病防控
PDF版查看  第五版:乡医周刊
PDF版查看  第六版:乡村视角
PDF版查看  第七版:诊治参考
PDF版查看  第八版:乡医课堂
 
第八版:乡医课堂
 上一版  
痛风的诊断与治疗,要避免5个误区
认识本草
汗出异常的辨证论治
基层医生接诊头晕患者的诊断要点
乡村医生输液的注意事项
1
11 1 2016年12月24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点击目录导航下的PDF版查看可查看PDF版
  汗出异常的辨证论治
 

【诊断要点】
    小儿在安静状态下,全身或局部出汗很多。
    除了传染病、风湿病、结核病等疾病外引起的出汗。
【中医证型】
    寐则汗出、醒时汗止者称盗汗,不分寤寐而出汗者称自汗。
    自汗
    表虚不固:汗出以头、颈、肩、背明显,动则益甚,乏力神倦,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营卫不和:自汗,恶风怕冷,遍身汗出,苔薄白,脉细。
    脾胃积滞:四肢多汗,纳呆腹胀,烦躁便秘,舌红苔黄腻,脉数。
    盗汗
    心血不足:睡中汗出,心悸多惊,气短神疲,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阴虚火旺:睡则汗出,潮热心烦,口干舌燥,舌质偏红,苔少,脉细。
    气阴虚弱:汗出较多,气短神疲,心烦少寐,舌淡苔少或剥脱,脉细弱。
 【治疗方法】
     汤药
     自汗
     表虚不固:玉屏风散合牡蛎散加减。黄芪10克,牡蛎10克,浮小麦10克,白术6克,防风6克,麻黄根3克。
     营卫不和: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黄芪10克,牡蛎10克,浮小麦10克,桂枝3克,白芍药12克,生姜2片,大枣3枚。
     脾胃积滞:保和丸加减。山楂10克,六曲10克,连翘10克,茯苓10克,麦芽10克,半夏3克,陈皮3克,莱菔子6克。
     盗汗
     心血不足:归脾汤加减。黄芪10克,牡蛎10克,茯苓10克,浮小麦10克,党参3克,当归3克,炙甘草3克,五味子6克。
     阴虚火旺:当归六黄汤加减。当归6克,生地黄6克,熟地黄6克,黄芩6克,黄柏6克,黄连3克。
     气阴虚弱:生脉散加减。酸枣仁10克,黄芪10克,枸杞子10克,麦冬6克,五味子6克,乌梅6克,党参3克。
     中成药  脾胃积滞:保和丸,每次半丸至1丸,每日3次。表虚不固:玉屏风散,每次6~9克,每日3次。气阴两虚:生脉口服液,每次10毫升,每日两三次。
     单验方  浮小麦、麻黄根适量,水煎代茶饮。五味子、五倍子各等份,研末,每于睡前取10克,温开水调糊,敷于脐部,每日1次,连敷5日为一个疗程。
【注意事项】
    室内温度、湿度要适宜,汗出过多要预防感冒。
(摘自《乡村中医实用技术》)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