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显飞
据媒体报道,江苏南京公安机关近日破获一起医疗废物污染环境案,现场查获医疗废物13.5吨,查实嫌疑人收购、倒卖医疗废物3000多吨,涉案价值4000多万元。据犯罪嫌疑人张某交代,部分医疗垃圾已被加工成塑料颗粒,销往多地的塑料制品厂家。有关人士说,这些医疗垃圾的原料可以生产注塑工艺的所有塑料制品,比如垃圾桶、餐盘、口杯、儿童玩具等。只要是被污染过的物品,细菌就会长期存在,不能被分解。 尽管我国对于医疗废物的处置有十分明确的规定,但是通过南京这一案例,人们可以发现,我国在医疗废物处理的实际过程当中,仍然存在着相当多的漏洞和问题,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比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管理不善、卫生行政部门监管不力,不仅造成了源头失守,而且导致在医疗垃圾的转运、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本应发挥作用的多道安全闸门都未能成功拦截这些医疗废物。系统性监管失灵的病根,在各类安全案件中均不难寻到。剜掉这个病根,需要更加顺畅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需要更有震慑力的惩罚措施,更需要各责任主体对制度敬畏、对操作规范较真儿。在这样的基础上,多部门的协同行动和共同治理才真正可期。 在环境保护部发布的《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医疗垃圾被列为“头号危险垃圾”。这是因为医疗垃圾中含有大量的致病微生物或同位素等有害物质,极易成为新的环境污染源和疾病传播源,滋生二次污染。基于此,南京公安机关有必要会同工商等部门,根据犯罪嫌疑人提供的线索顺藤摸瓜,尽早掌握这些医疗垃圾的最终去向,并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这些医疗垃圾对人民群众造成的危害。 我们可以看一下在一些医疗体系发达的国家,对医疗废物的处置都有哪些严格的管理制度。 在澳大利亚,医疗垃圾会经过严格分类。在医院垃圾分类中,每个垃圾桶会使用不同的颜色。根据垃圾桶的不同颜色,里面的垃圾可以区分为可回收垃圾、普通垃圾、保密文件垃圾、医疗物品垃圾、人体组织垃圾、有细胞毒性垃圾等。对于普通垃圾,通常允许正常处理,但对于有细胞毒性垃圾则需要进行焚烧处理。对于一些可能具有传染性的垃圾,通常医院不会放在普通垃圾房里,而是会专门存储在有锁区域,只有专人才能接触。对于绝大多数医疗垃圾,澳大利亚采取焚烧或填埋的做法,由专业的医疗废物管理公司集中处置。但是,近年来,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州和新南威尔士州目前正在发起把部分无毒害的医疗垃圾变废为宝的可再生计划。从2009年开始,澳大利亚数家医院已经开始进行试点,把所有可再生PVC(聚氯乙烯)材质医用垃圾,例如静脉输液袋、管子等进行分开处理。这些PVC材质垃圾,在严格消毒之后,将变成工业软管或防滑脚垫等产品。 日本通常把垃圾分为产业垃圾和一般家庭垃圾。医疗垃圾属于产业垃圾。日本规定,对医疗垃圾从收集到处理全程都要进行严格管理,特别是对于感染性垃圾的收集和处置,规定更为严格。日本目前有95%以上的医疗垃圾是医院委托给外部处理的。日本这对这些垃圾处理企业的管理实行注册制度,同时在易于违法扔垃圾地点安装摄像头,并鼓励当地居民举报,一旦发现违法丢弃的情况,警方将展开调查,可处以60万元人民币的罚款,法人代表可被处罚600万元人民币,并吊销营业执照。 2015年3月,“健康中国”首次写入我国政府工作报告。此后召开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亦再次提及了“健康中国”。食品药品安全是推进“健康中国”的重要内容,也是“健康中国”的基石。医疗废物流入市场,加工成为一次性餐具也好,加工成非法医疗器械也罢,都将给人民健康带来了极大的隐患,都是在给“健康中国”埋雷,将动摇“健康中国”的基石。 根治医疗废物倒卖问题,我们要把它放在为“健康中国”排雷的高度和地位。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提高各地医疗废物的处理能力和处理效率,减少医疗卫生机构处理医疗废物的成本。而更重要的是完善法律法规和监督机制,健全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让医疗卫生机构、监管机构一起来承担相应的责任,从源头斩断医疗废物倒卖的利益链。 (作者供职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