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溃疡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其发病率为20%,居口腔黏膜病之首,也就是每5个人中至少有1人得过口腔溃疡。据统计,女性的患病率高于男性,好发年龄为10~30岁。同时,该病具有周期性、复发性、自限性的特征,溃疡灼痛明显。 临床表现 口腔溃疡一般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圆形或者椭圆形溃疡,具有“红、黄、凹、痛”的临床特征。即病损表面覆盖黄色假膜,周围充血成红晕带、中央凹陷、疼痛明显。该病发作周期长短不一,可分为发作期、愈合期、间歇期,还有不治自愈的特点。 鉴别诊断 有两种常见的溃疡要和口腔溃疡进行鉴别:一类是创伤性溃疡,多见于吃过热、过硬的食物或者化学性灼伤引起,创面深浅不一、形状不规则;另一类是癌性溃疡,多见于老年人,溃疡面深大,底部有菜花状细小颗粒突起,边缘隆起翻卷,疼痛不明显。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分为局部用药和全身用药。局部用药的目的是消炎、止痛、防止继发感染和促进愈合,这是改善溃疡症状最有效的方法。常用的药物有膜剂,比如口腔溃疡膜;含漱剂,0.1%高锰酸钾溶液或者0.02%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含片,比如西地碘含片(华素片);散剂,比如冰硼散、口腔溃疡散等。 如果疼痛难忍,已经严重影响到生活质量时,可以使用止痛类药物,比如利多卡因凝胶。此外,还可以使用促进愈合类药物,比如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康合素)。对于经久不愈或者疼痛明显的,也可进行溃疡黏膜下局部封闭注射,有止痛和促进愈合的作用。 全身用药的目的在于减少复发频率,缓解症状。常用的药物有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免疫增强剂等。另外,患者可以咨询中医辨证,采用中药治疗。 选择治疗方案 如果溃疡复发次数少,疼痛可耐受,不需要药物治疗,或者以局部药物治疗为主。对于中度溃疡,优先选择局部治疗,可以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止痛剂、抗炎制剂。溃疡严重者,用糖皮质激素局部黏膜下注射与全身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对于免疫功能低下者可选用免疫增强剂。 如何预防 首先,尽量不食用粗糙、硬性、过烫食物,避免损伤黏膜,同时注意均衡营养、饮食清淡,少食烧烤、腌制、辛辣的食物,饮食有规矩;其次,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出现焦虑情绪;再次,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最后,祛除口腔局部刺激因素,例如牙齿的残根、残冠,避免口腔黏膜创伤,保持口腔卫生。 (黄 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