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龙 文/图
技术背景 医疗设备的发展为医学领域带来了巨大进步,通过非药物手段、免疫学或代谢手段,对人体治疗起到辅助作用,并在使用过程中帮助患者康复。 骨科患者术后需适量运动,这有助于加速血液循环,防止肌肉群、关节囊及关节韧带挛缩或畸形。患者锻炼时需医务人员监督,但现实中因护士数量有限,难以同时监管所有患者。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能对患者进行自动按摩的训练装置,以帮助伤口快速愈合。 创新内容 这种骨科患者腿部康复训练用踩踏器包含壳体,壳体左右两侧转动连接有踩踏板,踩踏板上固定有阻力轮,阻力轮一侧设置有与壳体滑动连接的阻力调节块。壳体顶面滑动连接有与踩踏板同步运动的第一滑块,第一滑块左右两侧固定有连接杆,连接杆上滑动连接有与壳体固定的座板。座板上滑动连接有与连接杆固定的第一矩形块,该矩形块上设置有倾斜的第一滑槽。第一滑槽内滑动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与L形的导向槽滑动连接。连接块上转动连接有可转动的圆柱销,圆柱销上固定有训练板。训练板位于座板上方。座板中部安装有两组可转动的按摩轮,按摩轮四周滑动连接有可往复升降的按摩杆。 阻力轮和阻力调节块均有两组,且对称分布在壳体中部。阻力调节块上固定有第一支撑杆。该支撑杆与壳体之间安装有第一弹簧。两个第一支撑杆共同滑动连接有键块,键块内通过螺纹与第一螺杆相连,而第一螺杆与壳体为转动连接。 踩踏板中部固定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铰接,第二连杆再与第二滑块铰接,第二滑块与壳体滑动连接。第二滑块上设置有弧形的凹槽,凹槽中配合有可前后调节的传动连杆,传动连杆与第三连杆铰接,第三连杆另一端与第一滑块转动连接。 传动连杆中部转动连接有第三滑块,第三滑块内侧与传动连杆之间安装有卷簧。第三滑块与第二滑块均与第一支撑杆滑动连接。第三滑块上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杆,该螺杆贯穿壳体并与壳体转动连接。 此外,第三滑块上设置有弧形的限位槽,限位槽内滑动连接有限位杆,此限位杆与传动连杆转动连接。 圆柱销上设置有齿轮槽,该齿轮槽与第一齿条配合。第一齿条位于导向槽横向段的后侧面。 座板后侧转动连接背板,背板上同轴固定有蜗轮,蜗轮与蜗杆啮合,蜗杆与座板转动连接。第一滑块左右两侧均固定有第二齿条,第二齿条与齿轮啮合,齿轮同轴固定有按摩轮和倾斜的转盘,转盘顶面与按摩杆相配合。按摩杆上固定有挡板。座板上设置有与按摩板相配合的导向孔,导向孔与挡板之间的按摩杆上套有第二弹簧。 挡板上滑动连接有导向杆,导向杆与座板固定连接,且导向杆最低点高于转盘的最高点。训练板中部固定有扶手,训练板与踩踏板上均安装有固定带。 有益效果 踩踏板可对患者下肢进行锻炼,其阻力轮能提供不同阻力值,确保患者在不同康复阶段均能得到有效训练。同时,踩踏板可驱动训练板带动患者上肢做前后移动及翻转动作,在锻炼下肢的同时兼顾上肢训练,促进患者全面恢复。此外,按摩轮与按摩杆可对患者进行舒缓按摩,提升使用舒适度,并有助于激发患者主动锻炼的积极性。该发明结构新颖、设计巧妙、操作简便,有效解决了传统锻炼中需专人看护、患者锻炼受限以及增加医务人员工作量等问题,从而更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

骨科患者腿部康复训练用踩踏器整体简易结构示意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