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要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六版:视界
 上一版    下一版  
舞阳县尹氏理气解郁学术流派
传统中药方剂的现代应用解析三十二
从肝论治胃痛
从肝论治胃痛
征稿
1
11 1 2025年9月18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从肝论治胃痛
 


□刘洪峰  王宗豪  袁盼盼

胃痛为临床多发病,常见于西医急(慢)性胃炎、胃痉挛、消化性溃疡等疾病,临床表现以脘胁胀满或胀痛、嗳气为主,常伴随情志抑郁等症状。中医认为,肝主疏泄,可辅助脾胃运化;脾胃主受纳腐熟,其功能正常亦依赖肝之疏泄。若肝失疏泄,出现犯胃化火、灼伤胃阴或肝血不足等情况,均会导致胃失和降、气机阻滞,进而引发胃痛,具体论治方法如下。
疏肝理气
此为从肝论治胃痛的基础治法,适用于肝气郁结、横逆犯胃所致的胃痛。
临床表现 胃脘胀满疼痛,且疼痛连及两胁,嗳气频繁,善太息;情志不舒(如抑郁、恼怒)可诱发或加重症状,舌苔薄白,脉弦。
病机分析 肝失疏泄则气机郁滞,胃失和降而发胃脘痛;胁为肝之分野,肝气郁结故痛连两胁;嗳气、太息可暂时舒缓郁滞之气,故症状暂减;情志不舒会进一步加重肝气郁结,导致病情反复。
治则与方药 治宜疏肝解郁、理气和胃。方选柴胡疏肝散化裁,常用药物包括柴胡、白芍、枳壳、香附、川芎、陈皮、甘草等。
君药柴胡,疏肝解郁;臣药白芍,养血柔肝、缓急止痛,与柴胡一散一收,疏柔相济,避免耗伤肝阴;佐药枳壳、香附,行气导滞,助柴胡增强疏肝之力;川芎活血行气,陈皮理气和中,共调气血;使药甘草,调和诸药。
加减运用 若疼痛剧烈,加延胡索、川楝子,增强行气止痛功效;若嗳气频繁,加沉香、旋覆花,降逆止嗳。
清肝泻火
此治法适用于肝气郁结日久化火,或肝火横逆犯胃所致的胃痛。
临床表现 胃脘灼痛,疼痛急迫,伴烦躁易怒、泛酸嘈杂、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病机分析 肝火犯胃则胃失和降,故见胃脘灼痛;肝火上炎扰动心神,故烦躁易怒;肝胃郁热致胃气上逆,故泛酸嘈杂;火热耗伤津液,故口干口苦。
治则与方药 治宜清肝泻火、和胃止痛。方选丹栀逍遥散合左金丸化裁,常用药物包括牡丹皮、栀子、柴胡、白芍、白术、茯苓、黄连、吴茱萸等。丹栀逍遥散,在逍遥散基础上加牡丹皮、栀子,既能疏肝解郁,又能清热凉血,清泻肝郁所化之火。左金丸,黄连为君药,清热泻火、降逆止呕;吴茱萸为佐使药,疏肝解郁、降逆止呕,且能制约黄连之苦寒,使泻火而不伤胃。两方合用,共奏清肝泻火、和胃止痛之功。
加减运用 若胃脘痛甚,加延胡索、川楝子理气止痛;若泛酸嘈杂明显,加乌贼骨、煅瓦楞子制酸止痛;若大便秘结,加大黄、芒硝通腑泄热。
柔肝养阴
此治法适用于肝阴不足或肝气郁久化火灼伤胃阴所致的胃痛。
临床表现 胃脘隐隐灼痛,伴口干咽燥、似饥不欲食、嗳气嘈杂、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弦细或细数。
病机分析 肝阴不足则不能濡养肝络,或肝火灼伤胃阴致胃失濡养,故胃脘隐隐灼痛;阴津不足不能上承,故口干咽燥;胃阴亏虚则受纳腐熟功能减退,故似饥不欲食;胃气失和则嗳气嘈杂,肠道失润则大便干结。
治则与方药 治宜柔肝养阴、和胃止痛。方选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化裁,常用药物包括北沙参、麦冬、当归、生地、枸杞子、川楝子、白芍、甘草等。一贯煎:滋阴疏肝,滋养肝胃之阴,兼疏理肝气,使滋阴而不滞气。芍药甘草汤:白芍酸寒,养血柔肝;甘草甘温,益气缓急。二者合用,酸甘化阴、缓急止痛。
加减运用 若胃脘灼痛明显,加石斛、玉竹增强养阴生津功效;若嗳气,加佛手、香橼理气和中,且其性平和,不伤阴液;若大便干结,加火麻仁、郁李仁润肠通便。
疏肝健脾
此治法适用于肝气郁结、横逆犯脾,致肝脾不和、影响胃功能所致的胃痛。
临床表现 胃脘胀满疼痛,食后加重,伴纳呆食少、大便溏薄、肢体倦怠,舌淡苔白,脉弦细。
病机分析 肝气犯脾则脾失健运,水谷不化,故纳呆食少、大便溏薄;脾虚则气血生化不足,肢体失养,故肢体倦怠;肝气犯胃则胃失和降,故胃脘胀满疼痛,食后气机壅滞更甚,故症状加重。
治则与方药 治宜疏肝健脾、和胃止痛。方选逍遥散化裁,常用药物包括柴胡、白芍、白术、茯苓、当归、薄荷、炙甘草、生姜等。逍遥散既能疏肝解郁以调肝,又能健脾益气,使肝脾同调,气血兼顾,共奏疏肝健脾、和胃止痛之效。
加减运用 若胃脘痛加重,加香附、延胡索理气止痛;若纳呆食少明显,加神曲、麦芽、鸡内金消食健胃;若大便溏薄,加炒扁豆、炒山药增强健脾止泻功效。
注意事项
辨别兼证 胃痛临床多非单一证型,常兼有湿阻、食积、血瘀等,治疗时需要在疏肝和胃的基础上,酌情佐以化湿(如加藿香、佩兰)、消食(如加山楂、莱菔子)、活血(如加丹参、三七)等法,避免漏治兼证。
顾护脾胃之气 肝木易乘土(肝气易侵犯脾胃),用药需要避免过于苦寒(如过量使用黄连、栀子)或攻伐(如过量使用枳实、槟榔),以防损伤脾胃阳气,尤其对脾胃虚弱者,需要在辨证基础上兼顾健脾益气。
重视情志调摄 肝之疏泄功能与情志密切相关,情志不舒易加重肝气郁结。因此,患者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忧思恼怒,通过情志调摄辅助治疗,提高疗效并防止复发。
从肝论治胃痛以“胃病治肝”为核心思路,拓展了胃痛的治疗维度,充分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的特点。临床时,医者需要严格审证求因、辨证施治,兼顾标本缓急,注重整体调养,以达到治病强身的目的,最终取得良好的疗效。
 (作者供职于郑州市金水区总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