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要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七版:临证
 上一版    下一版  
经方治疗咽部异物感、喘证验案
李振华治病验方七则
中西医结合预防颈椎病
平肝熄风、活血化瘀治疗中风
李振华治病验方七则
1
11 1 2025年9月11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中西医结合预防颈椎病
 


□牛凤景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退行性疾病。中医学称之为“脖颈伤筋”,认为其发病主要是由于颈部伤筋后,复感风寒邪气,继而引发痹证。
现代医学认为,颈椎上连头颅、下接躯体,支配着颈部、躯干及四肢的多项活动,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病多见于中年以后人群,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相关研究表明,近年来颈椎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呈现低龄化特征,提示年龄增长已经不再是颈椎病发病的首要因素,而长期伏案的职业因素愈发受到重视。此外,人们对颈部保养不当,导致颈部长期处于不良姿势,容易使颈椎周围组织形成慢性劳损,进而引发纤维组织炎或逐步出现退行性改变,这些均与颈椎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颈椎病的危害不容小觑:轻症者,头部活动受限;重症者,可能诱发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冠心病等疾病,甚至导致瘫痪,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与身心健康。因此,保护好颈椎不仅能提高生活质量,还能预防多种疾病。
端正坐姿
长期伏案工作者的颈椎病发病率较高,这表明不良姿势是诱发颈椎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端正坐姿是关键的预防措施。办公室职员、学生及“低头族”等群体,因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且忽视坐姿规范,导致颈椎长期处于弯曲或受力状态,容易造成颈椎本身及周边软组织结构损伤,进而发展为颈椎病。
正确的坐姿要求:保持自然舒适的端坐位,上身挺直、收腹,下颌微收,两下肢并拢,头、颈、肩、胸保持正常生理曲线。同时,需要注意桌椅比例适合。伏案工作者在工作中还应做到以下3点:
1.电脑屏幕与眼睛保持适当距离,观看屏幕时以平视或稍俯视为宜,避免过度仰视。
2.桌面水平位置的最佳高度为胸骨中下方1/3处,大致与日常着装的第二颗纽扣或第三颗纽扣平齐。
3.工作一段时间后要起身活动,远眺放松眼部肌肉,适度活动腰椎与颈椎。
此外,还需要纠正生活中的不良习惯,例如,看电视时,避免倚靠沙发或半躺、半卧于床头;读书学习时,时间不宜过久,应经常变换身体姿势。
功能锻炼
长时间伏案工作者,每工作30分钟~60分钟,就应进行适度活动。颈椎的解剖结构决定了其运动功能:包括前屈与后伸、左侧屈伸与右侧屈伸、左侧旋转与右侧旋转以及环转运动。人们可以根据颈椎的运动特点开展颈部锻炼,也可以进行耸肩、双臂画圈等局部运动。锻炼时需要遵循轻柔、缓慢、连贯的原则,尽可能达到最大运动范围,随着身体逐渐适应后再增加运动幅度与次数。这样既能消除疲劳、防止劳损,又能有效预防颈椎病。
推荐练习“凤凰”颈部保健操,具体做法为:闭上眼睛,以下巴为“笔”,身体保持不动,在空中书写“凤凰”二字,连续书写5遍,每天练习2次。练习过程中颈部关节若发出“咔嚓”的微弱声响,这属于正常现象,不用过于担心。此外,在休息、候车等碎片化时间也可以随时练习,均能起到预防效果。该练习可以带动颈部各关节活动,要注意动作幅度不宜过大,保持舒缓有序,对颈椎病具有预防和辅助治疗的作用。
合理用枕
颈椎病的早期表现多为颈椎生理弯曲异常,如曲度变小、变直或后凸。因此,预防颈椎生理弯曲异常是防控颈椎病的关键,而选择合适的枕头至关重要。枕头的选择标准如下:
1.仰卧时避免颈部悬空,防止受力不均。
2.枕头高度可按“(肩宽-头宽)÷2”的公式计算。
3.放置枕头时,将其移至肩部与枕后粗隆之间,确保枕头与后颈部充分接触,保持舒适体位,以维持颈椎生理前屈位,每次保持60分钟~90分钟,每天一两次。
4.枕头形状以圆柱形为佳,直径为15厘米~20厘米,长度约40厘米,内装荞麦皮为宜。卧床时将枕头置于头颈下方,可使颈后部肌肉放松,维持颈椎正常生理曲度;中间低、两端高的枕形能对头部起到固定作用,减少睡眠中头颈部的异常活动,同时兼具保暖效果。
药枕方:川芎20克,吴茱萸20克,川乌20克,草乌20克,当归15克,没药15克,细辛10克,威灵仙20克,甘草20克,冰片3克,樟脑3克,薄荷10克。将前9味药材共研为粗末,用醋浸润30分钟,微火炒至有焦味时,加入冰片、樟脑及薄荷粗粉共同拌匀,用晾干的纯棉布包裹药末制成枕芯。夜间使用,白天用塑料袋密封,每两周更换一次。该药枕对顽固性失眠、颈椎病、高血压病、神经性头痛、紧张性头痛、偏头痛、头晕、焦虑症、抑郁症等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自我按摩
颈部自我按摩保健的方法如下:首先,抬起右手,弯曲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由上至下、由轻到重拿捏颈部3次~5次,再换左手,以同样方法重复操作1次。其次,用左手拿捏右侧颈部3次~5次,右手拿捏左侧颈部3次~5次。接着,用双手拇指按揉风池穴(位于脑后发际颈椎两侧凹陷处),约30秒后会有酸胀感。最后,进行颈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运动,头部缓慢环绕运动,顺时针、逆时针各旋转1圈。
预防要点
注意保暖:颈部是人体暴露部位,容易受寒邪侵袭。颈肩部受寒时,人会本能地缩颈、耸肩、弯腰,通过肌肉收缩减少热量散发,而这种不良姿势容易诱发颈椎病。同时,颈部受寒会导致血液循环障碍,这也是颈椎病的重要诱因。因此,在寒冷季节应尽量穿高领衣物,夏季避免空调冷风直吹颈部,冬季外出时系好围巾,睡觉时盖好被子,防止两肩受寒。
防治咽部炎症:需要重视咽喉部感染,因为咽部炎症可能导致局部肌张力降低、韧带松弛,影响颈椎动力平衡,进而诱发颈椎病。
防止外伤:头颈部跌打伤、撞击伤,以及急刹车时的颈部损伤,均容易造成颈椎及周围组织损伤,直接或间接引发颈椎病,需要积极预防。此外,头部摆动幅度过大、负重、手提重物上下楼等过度用力行为,也可能导致颈椎错位、腰椎间盘突出症、韧带肌肉损伤等情况。
 (作者系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