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特别报道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要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八版:杏林
 上一版  
清代名医丁基绪:岐黄之术 济世仁心
巫觋为医:夏代卜筮中的疾病与治疗
餐桌上的中药之三十八 黄精
成语“竖起脊梁”中的养生智慧
1
11 1 2025年9月4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成语“竖起脊梁”中的养生智慧
 

□黄鸿昊

 

   成语“竖起脊梁”,出自《癸卯秋答朱元晦秘书书》,比喻打起精神、面临困难不屈不挠。“竖起脊梁”除了让我们看起来神采奕奕,还揭示了人体需要保持良好的体态,防止疾病发生。
    自古养生家们便深谙此道。清代徐文弼编撰的养生学专著《寿世传真》记载:“凡坐,宜平直其身,竖起脊梁,不可东倚西靠。”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无论坐立还是行走,都需要注意适当的姿势和时间。长期姿势不正确,会影响身体健康,出现腰痛、腿痛、头痛和颈肩痛等。
    《饮膳正要》言:“凡人坐,必要端坐,使正其心;凡人立,必要正立,使直其身。”提醒人们保持正确姿势的重要性。坐姿端正,可以避免气血凝滞,有利于呼吸健康。只有保持人体筋骨系统平衡状态,才能够避免筋骨失调、气血凝滞,预防筋骨相关疾病。
    脊柱位于人体正中,犹如房屋正梁,上面连接头部和颈部,下面连接骨盆,联系四肢百骸。经络学说认为,脊柱与督脉、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阴肾经等经络密切相关。因此,人们必须保持脊柱“骨正筋柔,气血以流”的状态,阳气才可以运行通畅,预防脊柱疾病。
    《跌损妙方》言:“背有十六节,五脏六腑系焉,人老而腰俯,精华竭矣。善于调摄者,尚宜竖起脊梁。”脊柱与五脏六腑紧密相关,脊柱的形态异常,会影响脏腑健康,引发诸多内科疾病。
    此外,随着年龄增长,脊柱会发生退行性病变或骨质疏松等变化,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因此,人们应注意未病先防,尽早维护脊柱健康。
    随着各类电子产品盛行、长期伏案工作或久坐学习等,不良体态和脊柱健康问题尤为严峻。值得注意的是,青少年的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还处于骨骼发育期,容易出现脊柱侧弯、脊柱后凸和高低肩等情况。体态异常,可能使青少年产生自卑心理,影响社交和心理发展。因此,家长应帮助青少年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发现问题及时矫正。
    在纠正不良体态和预防脊柱疾病方面,除了避免经常低头、跷二郎腿等不良姿势外,还需要注意饮食、起居、工作、学习环境、睡眠环境等。人们可以通过功能锻炼疏通经络,维护体态,如八段锦、五禽戏和太极拳等传统功法,增强脊柱肌肉的力量,使脊柱处于正确的生理位置,从而达到人体阴阳平衡。
    脊柱是人体的重要支柱。脊柱疾病不仅会影响人体的外观和气质,还可能引起慢性疼痛。脊柱疾病与生命活力、衰老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日常保持良好的体态,不仅是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还是保护脊柱健康的重要措施。
    (作者系暨南大学中医学院博士研究生)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