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特别报道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要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八版:杏林
 上一版  
清代名医丁基绪:岐黄之术 济世仁心
巫觋为医:夏代卜筮中的疾病与治疗
餐桌上的中药之三十八 黄精
成语“竖起脊梁”中的养生智慧
1
11 1 2025年9月4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餐桌上的中药之三十八 黄精
 

□王营博

 

   黄精始载于《名医别录》,被列为上品,又称“黄芝”“太阳草”,为百合科植物黄精的根,是一种应用广泛的中药。黄精有“气血双补之王”之称。
黄精种类
    黄精有鸡头黄精、囊丝黄精、热河黄精、滇黄精、卷叶黄精等品种。黄精以块大、色黄、断面透明、质润泽者为佳。根据黄精的加工方法等不同,将其分为生黄精、熟黄精、甜黄精、酒黄精。
    生黄精:挖取后,去掉地上部分及须根,洗净,直接晒干;具有麻味,服用则口舌麻木、刺激咽喉,故一般不直接入药。生黄精具有滋阴、润肺、生津等功效,适用于脾虚面黄倦怠、食少乏力津亏、舌红少苔者。
    熟黄精:又称制黄精,处方中写的黄精一般指将生黄精经过再加工,比如蒸、炒、煮、泡等手法制作后的产品。熟黄精气味香甜,口嚼无咽喉刺激感。
    甜黄精:又称乌黄精、九制黄精,为黄精通过九蒸九晒而成。甜黄精可以减缓对咽喉的刺激,增强补益作用。甜黄精具有补诸虚、安五脏、填精髓、强筋骨、祛风湿、止寒热之功效,对气阴两虚、身倦乏力、口干津少者有益,久服则神清气爽、延年益寿。临床上,甜黄精多用于治疗脾胃虚弱、体倦乏力、食少口干、肺虚燥咳、精血不足、内热消渴等证。
    酒黄精:又称炙黄精,为黄精与酒拌匀蒸制而成。在炮制过程中,黄精的黏液质被破坏,使其滋而不腻,补益作用增强,兼有通经络之功。腰膝酸软、须发早白、体虚消瘦、头晕耳鸣、目黯眼花者,宜用酒黄精。
性味功效
    黄精,味甘,性平,归脾经、肺经、肾经,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等功效,主要用于脾胃气虚、体倦乏力、胃阴不足、口干食少、肺虚燥咳、劳嗽咯血、精血不足、腰膝酸软等。
    现代医学证实,黄精可以调节和增强免疫系统功能,显著消除衰老动物体内的自由基,可通过多种途径拮抗致老因素对机体的损伤。这些作用整体协调起来,可以减缓机体衰老,起到抗衰延年的作用。
    同时,黄精能降血压、血脂和血糖,对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及脂肪肝的形成有一定作用,故有“气血双补之王”之称。
药食养生
    虚劳——黄精粥
    材料:黄精15克~30克(或鲜黄精30克~60克),粳米75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黄精浓煎,取汁去渣,再与粳米煮成粥,粥熟后加适量白糖即可。
    用法:温服,每天2次,3天~5天为1个疗程。
    功效:补脾胃、润心肺。本品适用于脾胃虚弱、体倦乏力、饮食减少、肺虚燥咳,或干咳无痰、肺痨咯血等证。《本草纲目》言黄精“补诸虚,填精髓,平补气血而润”。《日华子本草》言黄精“补五劳七伤,助筋骨,止饥,耐寒暑,益脾胃,润心肺”。粳米、白糖也为补益之品,全方共奏气血双补之功,补五脏之虚。需要注意的是,平素痰湿较盛(症见口黏、舌苔厚腻)、脾胃虚寒(症见大便泄泻)的人,不宜选用本品。
    须发早白、早衰——黄精膏方
    材料:黄精400克,肉桂粉5克,干姜粉10克,黄酒20毫升,麦芽糖50克。
    做法:将黄精洗净,加清水1500毫升,熬至500毫升;加入肉桂粉、干姜粉、黄酒、麦芽糖,小火继续熬10分钟,至颜色变黄,膏体变稠后,放凉装入器皿中。
    用法:冲服,每天2次,每次10毫升,空腹服用。
    功效:补益肝肾、益气养阴、延年益寿、美容养颜。本品为养生保养之良方,黄精为补益之品,肉桂、干姜温养脾肾,加上黄酒、麦芽糖调和,具有调补阴阳、益寿延年、美容养颜之功效。
注意事项
    黄精是滋阴补气的药物。因此,脾胃虚寒、痰湿痞满气滞的人禁服黄精。
    黄精不宜一次大量食用。黄精发挥作用的过程较慢,可以作为长期食用的滋补品,但是一次服用量较大,会导致脾胃难以消化的情况。
 (作者供职于叶县中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