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乡医课堂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文化
PDF版查看  第五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六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七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八版:健康促进
 
第五版:健康促进
 上一版    下一版  
甲状腺功能检测指标有哪些
做心电图检查时需医患配合
癌症治疗方法的选择
精准配型 保障输血安全
微创手术治疗纵隔肿瘤有优势
肩周炎的预防和治疗
阑尾炎的5个危险信号
1
11 1 2025年8月26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癌症治疗方法的选择
 


□周远

   在对抗癌症的医疗实践中,化学治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是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三大疗法。它们有着独特的作用机制和适用范围。选择哪一种疗法或3种疗法联合使用,需要医生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综合判断,不存在绝对的“优劣之分”。
    化疗是最早用于临床的系统性抗癌疗法,其核心原理是利用细胞毒性药物抑制快速分裂的细胞。癌细胞的显著特征之一是增殖速度远快于正常细胞,而化疗药物能在一定程度上优先杀灭癌细胞。不过,这种作用缺乏特异性。在化疗时,骨髓细胞、消化道黏膜细胞等正常增殖活跃的细胞也可能受到影响,因此常伴随脱发、恶心、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化疗的适用范围较广,对血液系统肿瘤(如白血病)、淋巴瘤以及一些晚期实体瘤(如肺癌、胃癌)均有明确疗效,尤其在术后辅助治疗中,可降低肿瘤复发风险。
    靶向治疗是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出现的精准治疗手段。它如同“精准制导导弹”,针对癌细胞特有的基因突变或蛋白表达异常进行干预。例如,部分肺癌患者存在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对应的靶向药物能特异性结合该靶点,阻断癌细胞的信号传导,抑制其生长。与化疗相比,靶向治疗对正常细胞的损伤较小,不良反应(如腹泻、皮疹)相对较小。但是,靶向治疗有严格的适用前提——患者必须存在特定的靶点突变,这需要通过基因检测来确认。如果癌细胞不存在对应靶点,使用靶向药物往往难以奏效,甚至可能延误治疗。
    免疫治疗的作用机制与化疗、靶向治疗截然不同,它并非直接攻击癌细胞,而是通过激活人体自身免疫系统来对抗肿瘤。癌细胞常通过伪装逃避免疫系统的“监视”,而免疫治疗药物能解除这种“免疫抑制”,让免疫系统重新识别并清除癌细胞。免疫治疗的优势在于一旦起效,效果可能更持久。同时,免疫治疗不良反应(如免疫相关炎症)的发生机制与化疗、靶向治疗不同。但是,免疫治疗的响应率并非100%,其效果与肿瘤微环境、患者的免疫状态等多种因素有关,目前主要适用于部分晚期实体瘤。
    选择抗癌疗法时,医生会综合考虑肿瘤的类型、分期,以及患者的基因检测结果、身体状况等因素。例如,对早期实体瘤可能优先考虑手术,术后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决定是否辅助化疗。对存在明确靶点的晚期肿瘤,靶向治疗可能成为首选。对放化疗不敏感且无合适靶点的患者,免疫治疗可能是重要选项。有时,联合治疗(如化疗与免疫治疗联合)能发挥协同作用。
    需要强调的是,任何抗癌疗法都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和个体差异,治疗方案的制定必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随着医学的进步,这3种疗法的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精准化、个体化的治疗策略,为癌症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泰安市肿瘤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