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乡医课堂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文化
PDF版查看  第五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六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七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八版:健康促进
 
第五版:健康促进
 上一版    下一版  
甲状腺功能检测指标有哪些
做心电图检查时需医患配合
癌症治疗方法的选择
精准配型 保障输血安全
微创手术治疗纵隔肿瘤有优势
肩周炎的预防和治疗
阑尾炎的5个危险信号
1
11 1 2025年8月26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精准配型 保障输血安全
 


□张旭

      当手术台上的患者因大出血生命垂危时,当血液病患者急需新鲜血液维持生命时,输血往往成为延续生命的重要手段。然而,这一看似简单的“生命传递”,背后却隐藏着严苛的科学法则——只有精准配型的血液,才是患者重获新生的关键。
    血型系统如同一个复杂的密码库。目前,已发现48个血型系统,其中ABO和Rh(恒河猴)血型系统广为人知。根据红细胞表面是否存在A、B抗原,ABO血型系统将血液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A型血红细胞上有A抗原,血清中含抗-B抗体。B型血则与A型血相反。AB型血两种抗原皆有,血清中无抗体。O型血两种抗原皆无,血清中同时存在抗-A抗体和抗-B抗体。这种抗原与抗体的“对抗性”,决定了输血时必须遵循“同型输注”原则——若A型血输入B型血患者体内,抗-B抗体会迅速攻击带有B抗原的红细胞,引发溶血反应,轻则导致发热、寒战,重则导致肾功能衰竭、休克甚至死亡。
    Rh血型系统的重要性同样不容忽视。当红细胞表面存在D抗原时,即为Rh阳性,反之则为Rh阴性。在我国,Rh阳性人群占比超过99%,Rh阴性血因稀缺而被称为“熊猫血”。Rh阴性者首次输入Rh阳性血液后,体内会产生抗-D抗体,再次输入Rh阳性血液,抗体便会攻击外来的红细胞,引发严重溶血。
    除了ABO和Rh血型系统,其他血型系统的匹配同样影响输血安全。比如,Kell血型系统(凯尔血型系统)中存在K抗原,若受血者体内存在抗-K抗体,输入含K抗原的血液就可能引发溶血。这就是为什么在输血前,必须进行严格的交叉配血试验和多重检验。不仅要核对ABO和Rh血型,还要将供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混合,观察是否出现凝集反应,确保万无一失。检验人员会借助血型鉴定卡、离心机等设备,通过正反定型法确认血型,正向是用标准血清检测红细胞上的抗原,反向则是用标准红细胞检测血清中的抗体。交叉配血试验除了进行主侧(供血者红细胞与受血者血清混合)检测,还会进行次侧(受血者红细胞与供血者血清混合)检测,双重保障输血安全。
    精准匹配的流程远比想象中复杂。从献血者献血开始,血液就进入了严格的检测环节:先进行ABO和Rh血型鉴定,然后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等传染病病原体,确保血液来源安全。在传染病检测中,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等技术,对血液样本中的病原体抗原或抗体进行高灵敏度检测。若检测出任何一项指标异常,则该血液会被淘汰。
    当血液被送至医院后,临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确定输血成分——是全血、红细胞悬液还是血小板、血浆。输血要求因血液成分而异。例如,血小板输血更注重HLA抗原(人类白细胞抗原)的匹配,以减少输血反应和提高疗效。在此过程中,医院输血科还会对血液进行二次核对,包括血型复检、交叉配血复核,以及对血液外观、保存条件进行检查,确保每一个环节都不出差错。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济南市第二妇幼保健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