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燕
在骨外科,我接触过很多髋部骨折的老年人。这对他们来说是一场风暴,不仅身心受苦、生活受影响,护理起来还非常复杂。如果护理不当,就容易引发并发症。本文从护理角度分享5个家庭照护技巧,帮助患者减轻痛苦。 什么是髋部骨折 髋部骨折包含股骨颈和粗隆间骨折,多见于老年人。因为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下降、骨密度降低,骨骼脆弱,所以轻微摔倒或碰撞就可能导致骨折。骨折后,老年人常出现髋部疼痛等症状,无法正常活动,久卧还容易引发肺炎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康复进程。 体位护理 正确的卧床姿势 老年人髋部骨折后,卧床姿势非常重要。一般来说,老年人应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可以在两腿之间放置一个软枕,防止患肢内收、内旋。这样可以避免骨折部位受到不必要的压力和移位,有利于骨折的愈合。 定期翻身 长期卧床容易导致压疮。因此,家属要定期为老年人翻身。一般每2小时翻身一次,翻身时要注意保持患肢的稳定性,避免骨折部位受到牵拉。家属可以采用轴线翻身法,即让老年人的头、颈、肩、腰、髋保持在一条直线上,由多人同时进行翻身操作。 抬高患肢 在卧床期间,可以适当抬高老年人的患肢(高于心脏水平线),这样有助于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程度。家属可以在患肢下垫一个软枕,但是要注意避免压迫骨折部位。 饮食护理 保证营养均衡 老年人髋部骨折后需要更多的营养促进骨折愈合和恢复体力,饮食要保证营养均衡,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老年人可以多吃瘦肉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和膳食纤维。 增加钙的摄入量 钙是骨骼的重要组成成分。增加钙的摄入量,有助于促进骨折愈合。家属可以让老年人多喝牛奶、吃豆制品、虾皮等富含钙的食物。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 老年人骨折后活动量较少、胃肠道蠕动较慢,容易便秘。因此,老年人的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摄入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多吃粗粮、蔬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 康复锻炼护理 早期康复锻炼 在骨折早期,虽然老年人需要卧床休息,但是也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康复锻炼。例如,让老年人进行脚趾和踝关节的屈伸活动,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一般在骨折1天~2天,老年人就可以开始进行这些锻炼。 中期康复锻炼 随着骨折部位愈合,老年人可以逐渐增加康复锻炼的强度。在骨折2周~4周,可以让老年人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即让老年人收缩大腿前方的肌肉,保持几秒钟后再放松。同时,老年人还可以进行髋关节和膝关节的屈伸活动,但注意活动范围要逐渐增加,避免过度活动。 后期康复锻炼 骨折4周以后,如果骨折部位愈合情况良好,老年人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部分负重锻炼。老年人可以先借助拐杖或助行器进行站立和行走练习,逐渐增加患肢的负重。后期的康复锻炼,对于恢复老年人的肢体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非常重要。 并发症预防护理 预防肺炎 老年人长期卧床,肺部通气功能减弱,容易发生肺炎。因此,家属要鼓励老年人深呼吸、咳嗽、咯痰,定时为老年人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 预防压疮 如前面所述,定期翻身是预防压疮的关键。此外,还要保持老年人皮肤的清洁干燥,及时更换被汗水、尿液浸湿的床单和衣物。 预防深静脉血栓 老年人髋部骨折后长期卧床,容易形成深静脉血栓。因此,老年人应进行适当的下肢活动,穿弹力袜促进血液回流,如果出现肿胀等症状,需要及时就医。 心理护理 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变化 老年人髋部骨折后,生活不能自理,往往会产生焦虑、抑郁、孤独等负面情绪。家属要密切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变化,多与老年人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想法和需求。 给予心理支持 当老年人出现负面情绪时,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鼓励老年人积极面对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家属还可以给老年人讲一些成功康复的案例,让他们看到康复的希望。 老年人髋部骨折护理,需要家属的耐心与细心。体位、饮食、康复锻炼、并发症预防及心理护理,可以帮助老年人减轻痛苦、促进康复。 (作者供职于衡山县中医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