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特别报道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要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八版:杏林
 上一版  
钻木取火:燧人氏商丘点燃文明之光
清热解暑话绿豆
扁鹊三兄弟与医道
桃子:滋补养人的天然美食
合理饮食 健康养护心血管
1
11 1 2025年8月7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扁鹊三兄弟与医道
 

□蔡小柳

 

   《鹖冠子》记载:“魏文侯问扁鹊三兄弟谁医术最佳,扁鹊答:‘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文侯不解,扁鹊解释:‘长兄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于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于闾。若扁鹊者,镵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闲而名出闻于诸侯。’”
    我认为,扁鹊三兄弟像3种治病哲学。
    大哥治病于未发,二哥治病于初萌,扁鹊专治沉疴重症。世人皆赞扁鹊能“起死回生”,却不知大哥门前冷落,二哥庭前寂寥。这光景,恰似现代人对待健康的3种态度。
    大哥的医术最高。他每天见人面色发黄便劝其戒酒,见孩童贪凉就嘱咐添衣。村民们表面应付,背地里笑他事多:“我这不是还没生病吗?”后来很多人看到大哥都躲着走,谁会喜欢老说自己这不好、那不好的人呢?
    二哥和大哥不同,他的医馆稍微热闹一些。村里头疼脑热的村民常来抓药,二哥总能用三五味草药就化解村民的不适。可惜患者痊愈后,大多要抱怨:“这点儿小病也收诊金?”二哥的日子,也过得勉勉强强。
    唯有扁鹊门前车马喧阗,声名远播。抬来的患者不是咯血不止,就是高热谵语。扁鹊施针用药如将军布阵,患者经过治疗大多能转危为安。患者家属感激涕零,送上“妙手回春”的金匾。有人问扁鹊:“你大哥、二哥的医术,当真不如你?”扁鹊正在捣药,头也不抬地说:“我能治将死之病,不过是下乘功夫。”
    这个故事让我想起现代医院的门诊楼——预防医学门诊门可罗雀,急诊室却彻夜通明。某日,我走进社区医院,看见墙上挂着“治未病中心”的牌子,里面只有一位老医师。问其缘由,老医师苦笑道:“病得非常严重之前,有几个人会寻医问药?”
    扁鹊三兄弟的命运,恰似现代医疗体系的缩影。大量的资源用于疾病的晚期治疗,大医院人满为患,社区预防医学门诊门可罗雀。某专家感叹道:“我们建成了庞大的疾病治疗系统,却忘了医学的本意是让人少生病甚至不生病。”
    细究起来,这种“重治疗轻预防”的观念深植于文化基因。《黄帝内经》虽然明言“上医治未病”,但是民间更崇拜“起死回生”的传奇。就像大家知道大禹治水重在疏导,可是还是更乐意传颂“精卫填海”的悲壮。
    扁鹊三兄弟的故事穿越历史长河,其核心要义历久弥新:医术的最高境界,是让“妙手回春”的英雄无用武之地。
    在医学进化的长河中,我们终将领悟:真正的胜利从不是对疾病奇迹般的逆转,而是使其在萌芽之前就永远失去了肆虐人间的可能。
     (作者系江苏商贸职业学院副教授)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