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妍
脑梗死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留下的后遗症常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实用的居家护理技巧,帮助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加速康复。 科学饮食 饮食调理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极为关键。患者饮食应以低盐、低脂、高纤维为主,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如芹菜、苹果等。同时,要限制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量,比如少吃肥肉、动物内脏,控制体重,降低动脉硬化和血栓形成的风险。此外,患者需要保证每天摄入1500毫升~2000毫升的水分,以维持身体正常生理功能。家属可以依据患者的实际状况,制定饮食计划,满足其营养需求。 规律作息 良好的作息习惯有利于患者身体恢复。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应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早睡早起,每天保证7小时~9小时的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睡眠充足能提升身体免疫力,促进神经系统修复,帮助患者康复。 适度运动 在康复治疗师指导下,患者可以进行适度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练瑜伽等。这些运动能改善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提高免疫力。运动要保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从短时间、低强度开始,逐渐增加时长和强度,避免过度劳累。 心理疏导 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常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家属要给予患者充分关爱和陪伴,多和患者聊天,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鼓励患者参加社交活动,如亲友聚会、兴趣小组等,以缓解心理压力。必要时,患者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接受心理疏导与治疗。 合理用药 脑梗死后遗症患者需要长期服用抗凝、降压、调脂等药物,预防疾病复发。家属要督促患者足时、足量服药,可以设置服药提醒。同时,家属定期带患者到医院复查,一般3个月~6个月复查1次。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调整药物剂量和治疗方案,确保康复效果。 安全护理 对于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家属要特别注意护理安全,定时帮患者翻身、拍背,每2小时~3小时1次,预防压疮和肺部感染;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及时更换潮湿衣物和床单;定期活动、按摩患者肢体,每天2次~3次,每次15分钟~20分钟,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若患者出现体温升高、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辅助器具 针对患者的具体功能障碍,家属可以合理选用辅助器具,如助行器、轮椅、抓握器等,并给予正确的使用指导,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借助辅助器具,患者能够更为独立地完成日常任务,进而提升自信心,改善生活质量。 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居家护理是个长期、复杂的过程,需要家属、医生和患者共同努力。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