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特别报道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要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杏林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PDF版查看  第九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版:妇幼健康
PDF版查看  第十一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二版:健康促进
 
第十一版:健康促进
 上一版    下一版  
祛疤新选择:激光治疗的奥秘
膝关节术后护理技巧
中风后遗症的中医疗法
自然分娩和剖宫产有哪些区别
腹股沟疝术后护理注意事项
急救知识普及:为家人和朋友筑起安全防线
1
11 1 2024年9月24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中风后遗症的中医疗法
 

□马伯臣

中风作为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往往会给患者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半身不遂、语言障碍、肢体麻木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作为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风后遗症的康复调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补阳还五汤加减:益气活血通络的良方
补阳还五汤,源自清代名医王清任的《医林改错》,是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经典方剂。该方以黄芪为主药,大剂量使用,旨在补气养血、起痿废之用。黄芪可从小剂量(30克~60克)开始,根据患者情况逐渐增加至(100克~120克),以达到最佳的补气效果。同时,方中还包含当归尾、赤芍、川芎、桃仁、红花等活血化瘀药物,共同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半身不遂 若患者半身不遂以上肢为主,可加桂枝、桑枝以温经通络;以下肢为主,可加牛膝、杜仲以补益肝肾。病程较长者,可加土鳖虫、水蛭以破瘀通络。
语言障碍 语言障碍者,可加石菖蒲、郁金、远志以化痰开窍。
其他症状 口眼歪斜者,可加白附子、全蝎;肢体麻木不仁者,可加木瓜、威灵仙;体寒者,可加干姜、熟附子以温阳散寒;脾虚者,可加党参、白术以益气健脾。
针灸疗法:疏通经络,调和阴阳
针灸作为中医调理的另一重要手段,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整气血运行,达到疏通经络、调和阴阳的目的。针对中风后遗症的不同症状,针灸师会选择不同的特效穴进行针刺。
半身不遂 对于下肢瘫软,可选择足三里、环跳、委中等穴;上肢不遂者,可选取肩髃、手三里、曲池等穴。针刺时要求每针都能出现酸痛胀或定向走窜的感觉,以提高疗效。
语言障碍 语言不利者,可选取上星、百会、风池等穴,通过刺激这些穴位,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语言功能。
口眼歪斜 可选择太阳穴、四白穴、风池、地仓、颊车等穴进行针刺,促进面部神经的恢复。
联合应用:提升康复效果
补阳还五汤加减与针灸疗法的联合应用,能够显著提升中风后遗症的康复效果。一方面,补阳还五汤通过药物调理,改善患者的整体气血状况;另一方面,针灸通过局部刺激,直接作用于病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作用于患者的康复过程。
在实际应用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制订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可优先采用针灸治疗,快速缓解症状;待病情稳定后,再配合补阳还五汤加减进行长期调理,巩固疗效,防止复发。
注意事项与心理干预
在康复过程中,患者及其家属的积极配合非常重要。患者应保持积极的心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建议,坚持进行康复训练。同时,家属的关爱和支持也是患者康复的重要动力。
此外,中医情志调理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医生会通过语言沟通、心理干预等方式,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情绪,改善心境情志,提高生活质量。通过听音乐等手段或培养患者的某种兴趣、爱好,分散其注意力,有助于放松心情,促进康复。
 (作者供职于中国人民解放军984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