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特别报道
PDF版查看  第五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基层视角·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七版:乡医课堂
PDF版查看  第八版:卫生文化
PDF版查看  第九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一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二版:健康促进
 
第七版:乡医课堂
 上一版    下一版  
每周一练
午时茶颗粒治疗小儿受寒型腹泻
急性胃炎的诊断与治疗
献血时发现乳糜血怎么办
桑叶的多样化制作与广泛应用
1
11 1 2024年9月5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急性胃炎的诊断与治疗
 

   急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起病急骤,症状明显;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掌握急性胃炎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断思路、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急性胃炎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急性炎症,主要表现为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和出血等。急性胃炎病变可局限于胃窦、胃体或全胃。急性胃炎的病程较短,患者一般在数天内即可恢复健康;但如果病因持续存在或治疗不当,可能会转为慢性胃炎。

常见病因

   生物因素 主要是细菌及其毒素,常见的有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幽门螺杆菌等。进食被细菌或其毒素污染的食物,是导致急性胃炎的常见原因。
    理化因素 过冷、过热的食物和饮料,浓茶、咖啡、烈酒,以及刺激性调味品,或服用某些药物(如非甾体消炎药、糖皮质激素等),均可损伤胃黏膜,引起急性胃炎。
    应激因素 严重创伤、大手术、大面积烧伤、颅内病变、败血症,以及其他严重脏器病变或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均可引起胃黏膜缺血、缺氧,导致急性胃炎。
    血管因素 胃底、胃体的动静脉异常,如胃短动脉栓塞等,可导致胃黏膜缺血、坏死,引起急性胃炎。

临床特点

   症状 患者一般表现为上腹部疼痛、胀满、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一部分患者可能伴有腹泻、发热、呕血、黑便等症状。上腹部疼痛多为隐痛、钝痛或剧痛,疼痛可呈阵发性加重或持续性。
    体征 上腹部可有压痛,但多无反跳痛和肌紧张。若出现胃黏膜出血,可表现为贫血貌、皮肤黏膜苍白等。

诊断思路

   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的发病诱因,症状出现的时间、频率、严重程度,以及既往病史、药物使用史、饮食情况等。
    体格检查 重点检查患者的腹部,注意有无压痛、反跳痛、肌肉紧张,肠鸣音是否正常等。同时,还应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如体温、血压、脉搏等。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了解患者是否有贫血、白细胞增多等情况。
    粪便常规及隐血试验:有助于判断是否有消化道出血。
    呕吐物检查:若患者有呕吐,可以检查呕吐物中是否有血液、胆汁等。
    血清学检测:如检测血清淀粉酶、脂肪酶,以排除胰腺炎。
    胃镜检查 胃镜检查是诊断急性胃炎的重要方法,可直接观察胃黏膜的病变情况,如充血、水肿、糜烂、出血等,并可进行活检,明确病变的性质。但在急性大出血时,一般应在出血停止后24小时~48小时内进行胃镜检查。

鉴别诊断

   急性胆囊炎 常有右上腹疼痛,可向右肩背部放射,多伴有发热、寒战,墨菲征阳性。经过腹部B超检查能够进行鉴别。
    急性胰腺炎 多为左上腹疼痛,疼痛剧烈,常伴有恶心、呕吐、发热。血、尿淀粉酶升高,腹部CT(计算机层析成像)有助于诊断。
    消化性溃疡穿孔 突发剧烈腹痛,呈持续性,迅速蔓延至全腹,有明显的腹膜刺激征,腹部X线检查可见膈下游离气体。
    急性心肌梗死 部分患者可表现为上腹部疼痛,伴有胸闷、心悸等症状。心电图检查及心肌酶学检查有助于鉴别。

治疗方法

   消除病因 停止使用可能损伤胃黏膜的药物和食物,积极治疗原发性疾病。
    对症治疗
    止吐:可使用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等药物。
    解痉止痛:对于上腹部疼痛明显的患者,可使用山莨菪碱、阿托品等解痉药物,但应注意避免青光眼、前列腺肥大等禁忌证。
    止泻:若患者有腹泻症状,可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等药物。
    抑制胃酸分泌 常用的药物有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和H2受体拮抗剂(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等),可减少胃酸对胃黏膜的损伤。
    保护胃黏膜 可使用硫糖铝、枸橼酸铋钾等药物,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促进胃黏膜的修复。
    补充水和电解质 对于呕吐、腹泻严重的患者,应及时补充水和电解质。
    抗感染治疗 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胃炎,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预防措施

   注意饮食卫生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吃不洁食物,避免暴饮暴食,减少刺激性食物和饮料的摄入量。
    合理用药 避免滥用非甾体消炎药、糖皮质激素等对胃黏膜有损伤的药物。如需使用,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同时服用胃黏膜保护剂。
    避免应激因素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和焦虑。在重大疾病或手术前后,应注意预防应激性胃黏膜损伤。
    积极治疗原发性疾病 如控制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胆道疾病等,以减少对胃黏膜的损害。
    总之,急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胃镜检查,以及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结合患者的临床特点,一般不难诊断。治疗上应消除病因,对症治疗,同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以减少急性胃炎的发生率和复发率。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处供稿)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