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沛重
麻醉是一种医疗手段,通过药物的作用让人失去意识、感觉和运动能力,以达到手术治疗或缓解疼痛的目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麻醉是一个神秘的过程。那么,为什么麻醉后人会失去意识?麻醉药物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麻醉的基本概念 麻醉通过药物或其他手段使患者失去疼痛感和意识,从而在手术或其他治疗过程中减轻患者的痛苦和不适。麻醉可以帮助医生进行手术或其他治疗,也可以提高患者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麻醉分为3种类型:全身麻醉、局部麻醉、表面麻醉。全身麻醉指的是使用药物将患者的整个身体都变得麻痹,包括意识、呼吸等功能,患者无法感受到任何疼痛和不适;局部麻醉是麻醉特定的部位,如手臂或腿部等,患者在麻醉后仍然清醒,但是该部位会失去感觉;表面麻醉是将药物直接涂抹在皮肤表面,通过麻醉皮肤表层来减轻患者的疼痛。 麻醉需要由专业的麻醉医师进行操作。他们会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手术类型、麻醉药物的特性等因素进行麻醉操作。 在麻醉过程中,麻醉医师会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呼吸、血压等,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麻醉的作用机制 全身麻醉 全身麻醉是指通过静脉注射药物,让人失去意识和感觉,达到全身麻醉的效果。常用的全身麻醉药物有丙泊酚、异丙酚、芬太尼等。这些药物主要作用于脑部神经元,使神经元的活动被抑制。丙泊酚和异丙酚主要通过作用于受体上,抑制神经元的兴奋性;芬太尼则是通过作用于神经元的突触前膜,阻止神经冲动的传递。 镇静剂 镇静剂主要通过作用于脑部神经元,抑制神经元的活动来发挥作用。这些药物作用于大脑皮层和下丘脑区域,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和受体的活性,从而调节神经元的兴奋性和抑制性,达到镇静的效果。 γ-氨基丁酸(GABA)系统:GABA是一种神经递质,主要作用是抑制神经元的兴奋性。镇静剂可以作用于GABA受体,增强GABA的抑制作用,从而降低神经元的兴奋性,使人感到放松、镇静。 去甲肾上腺素(NE)系统:NE是一种神经递质,主要作用是调节人体的兴奋状态。镇静剂可以抑制NE的释放和作用,从而降低神经元的兴奋性,使人感到放松、镇静。 总之,麻醉药物通过不同的机制,抑制神经元的活动,从而让人失去意识、感觉和运动能力。这对于手术治疗或疼痛缓解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麻醉药物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在使用时必须严格掌握剂量和使用方法,以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供职于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