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辉
新春佳节,从好友处获赠,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经方实验录(全本)》。吾如获至宝,反复咏读,久久不能释怀。 此书标新立异,羽翼《伤寒论》《金匮要略》之价值,如抽丝如剥蕉,启发阅读者之巧思,让经方著作,深入浅出,更显书之全貌,可谓深笔研功,造福后人。 亮点在“全”,囊括《经方实验录》各个版本全部内容 目前,研究经方著作者众多,连篇累牍,如汗牛充栋,殊少见能差强人意者,而《经方实验录》一书,是近代少之又少的经典著作,敢于直面中医药发展面临的问题,针砭时弊,释疑纠偏,匡扶经方。该书是由清代名医曹颖甫及其门人姜佐景所创作,主要记载曹颖甫一生运用经方诊治疾病经验,分上、中、下三卷,共计100案,其中大多数医案有“一剂知,二剂已,甚则覆杯而愈”的效果。 为展示《经方实验录》全貌,卜俊成等人竭力校注此书成“全本”,选择此书做校注,可谓是重读原著,标新立异。 《经方实验录(全本)》主要以1937年5月大东书局的初版为底本,并以1947年5月千顷堂书局的再版,以及1559年12月香港实用书局的三版,1979年1月台湾一公司的三版缩减版为校本,以《伤寒论》《金匮要略》《伤寒发微》《金匮发微》等书为他校本,收录初版、再版的全部内容,并将三版及三版删减版增加的内容一并全部补录,全本共补充收集100个经典医案,并着重增添了“卷首”和“附录”,最终形成《经方实验录(全本)》。 总之,此次整理校注,主要亮点在于一个“全”字。 亮点在“便”,系统整理原汁原味展现经方原貌 书得南阳秘,学追莘野长;良相功同论,苍松晚傲霜。这是对“原著”和“全本”的真实写照。更可谓是岁月清长,学海无涯,潜心耕耘,付梓面世。 《经方实验录(全本)》作为新时代新版、再版的出现,以尊重原著、保持原貌为原则,对底本进行标点、校勘及注释。譬如:作者通过把繁体字竖排整理为简体字横排,加以整理为现代规范的标点符号,把异体字、古体字统统改为现代简化字,并给冷僻字注拼音,将费解的字直接用浅显的文字表达,还纠正了许多错字等,让经典著作变得通俗易懂。除此,作者还把底本中古今意思相同但写法不同的字词,统一按照现代习惯写法修改,如:改“题辞”为“题词”,改“流览”为“浏览”,改“全愈”为“痊愈”,改“星加坡”为“新加坡”,改“黄蘗”为“黄柏”,改“只壳”为“枳壳”等。 总之,作者通过反复校注,让绕口的经方,驭繁化简,深入浅出,化散为全,最终利于读者学习和参考。 亮点在“效”,真实反映医家对经方运用的实践和体悟 《经方实验录(全本)》主要内容以记载曹颖甫先生医案、医话为主,混合编制,而不离经方之实验,细细读之,案案名贵,并附有众多名医大家的序言及题词,三卷卷末仍有多篇附录,阐述对经方的认识及感悟等。从此,让经方学习变得生动活泼、有滋有味。正如近代名医汪剑嵩言:“虽经方是旧货,而能引人入胜,证以事实,殊足可贵。” 经方的价值,端在执简驱繁,苟能活用,则可应变无穷。譬如书中第五十三案中描述桂枝加龙牡汤证,《金匮要略》云:“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可见此方主要治疗遗精、盗汗、虚劳等。然考汗之与精,虽然属有形之物质,但是其活动多受无形之精神支配,故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治疗惊狂,亦常活用此方。 全本附录中,姜佐景针砭时弊,针对经方不盛行的原因总结有三:不知用、不敢用、不肯用。他告诫我们利用经方应“胆欲大而心欲细”,即大医的细心,当学诸葛亮一生唯谨慎;大医的大胆,犹如赵子龙一身是胆一样。 可见,此书从不同侧面都启迪我们一定要活学活用经方。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中医药学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