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药事月月谈”第一期开讲 本报记者 朱晓娟
“‘新医改’以来,药物政策体系的构建具有两条明确的主线:‘质量保障’和‘可负担性’,与之相对应的‘提质’和‘控费’则成为我国药品领域改革的两个主要目标。”9月8日,“中原药事月月谈”第一期开讲,河南省卫生健康委药政处处长董薇进行开场致辞,并对上述两个主要目标进行一一阐明。 当天,由河南省卫生健康委药政处指导,医药卫生报社主办,晖致医药有限公司协办的“中原药事月月谈”第一期通过线上形式举办。董薇、医药卫生报社总编辑陈琳君参加活动并致辞;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副院长李志业主持;上海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河南省人民医院主管药师王丽受邀进行“国家医药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影响及分析”“河南省医疗机构落实药品集采政策药学专家共识”主题讲座;来自各级药政部门、医疗机构、医保部门药学、医保的相关人员7.37万人次进行了在线学习。 药品关系基本民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的用药需求和期盼越来越高,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建设面临新形势。 “提质”即提高药品质量。董薇认为,这主要体现在研发和生产环节,通过提高质量标准和鼓励创新药物两个方面来落实。其中提高质量标准主要是通过构建药物生产和经营质量保障体系,同时配合专项生产流通政治与督查行为,确保药品质量安全。 通过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淘汰低水平仿制药、优化审批审评流程、提高新药审批审评效率;通过药品注册分类改革、临床试验改革、对接国际药品研发技术与标准等共同鼓励药物的创新与研发;同时,在药物的使用、采购和纳入医保目录等方面提供相应的激励政策,进而促进我国整体药物质量提升。 “‘控费’主要是从‘价’和‘量’两个方面开展。”董薇进一步解释,降价要从三个环节入手:生产环节要在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基础上,鼓励临床使用仿制药,同时加强低价常用药物的供应保障;流通环节要挤压价格“水分”;采购环节应通过公立医院集中采购制度、实行带量采购、实行区域甚至全国范围内的采购价格联动等方式对药价持续施压。 在“量”方面则主要与使用环节和支付环节相关。董薇说,一方面,在使用环节通过实现药品“零差率”销售,减少医务人员“大处方”行为的动机;另一方面,通过对合理用药的管理,规范医院处方行为。支付环节则主要通过医保基金对公立医院和医务人员药物使用情况的监测和考核进而对处方行为进行约束,以及通过支付方式的改革促进公立医院在控费方面的工作。 其实,在药品控费方面,国家也在不断发力,近年来推行的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在增进民生福祉、推动“三医联动”改革、促进医药行业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带量采购的意义在于确定了价格与用量的合同关系,实现‘量价挂钩’‘以量换价’‘以量保价’。”金春林在讲座中提到带量采购对几方的有利影响:对社会来说,切断了药品流通的利益链,规范配送行为和采购行为;从患者角度来看,大大降低了经济负担;对企业来说,降低了销售成本和成本交易;对于医院来说,有助于控费指标达成,对医务人员作风建设也有积极意义;从医保层面来讲,节约了医保费用。 金春林坦言,在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执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一是医生处方趋向中标药品,医患对于中标药品认知存在差异。二是患者反馈,中标药品替代接受度存在地区差异。三是医院重视中标药品的使用监督,部分地区采取了较多的硬性管理措施,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医生处方权和患者用药选择权。四是独家中标使部分中标企业面临着供应和质控压力,药品质量风险加大。五是低价中标导致企业低利润运行,持续质量改善受到影响。 同时,金春林给出一些优化建议:加大带量采购政策解释和宣传力度;制定中标药品精细化使用管理策略;加强监测中标药品的供应短缺情况;持续跟进中标产品的潜在质量风险等。 “科学落实药品集中采购政策势在必行!”面对药品集中采购工作执行中存在的问题,王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目前我国尚缺乏统一、规范的解决措施和应对建议。截至2022年7月,湖北、四川、广东、内蒙古、辽宁、新疆、河北、江西等地发布了执行集采工作的专家建议,辽宁、四川等地也发布了专家共识。由于各省实际情况不同,在落实集中采购药品政策方面的具体要求各有差异,因此,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探索建立一套适合河南省各级医疗机构的集中采购药品全流程科学管理模式十分必要。 由河南省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指导、河南省药学会组织、河南省人民医院牵头编写的《河南省医疗机构落实药品集中采购政策药学专家共识》先后经过征求意见和专家论证,2022年7月8日经2022年河南省药学会第二次常务理事会审议通过,予以发布。该共识针对河南省各级医疗机构在执行集采药品政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精准分类,科学研判相应的解决措施或指导性建议。 “中原药事月月谈”计划每月一期,邀请医疗、医保、医药相关部门专家,围绕国家药物相关政策、专家共识、药学服务能力等内容,开展政策解读、经验交流、问题探讨,旨在加强药师队伍建设,提升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水平,提升药学人员的药事服务能力,进一步促进合理用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