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河南医政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八版:杏林
 上一版  
褚澄博涉精诊 阐发中医基础理论
秋气堪悲未必然 轻寒正是可人天
阳气是生命的根本 ——读《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有感
朱元璋与荷叶
1
11 1 2022年8月16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褚澄博涉精诊 阐发中医基础理论
 

褚澄博涉精诊
阐发中医基础理论
□卜俊成

 

   真正下定决心做一件事,总会突破万难成就经典。比如南北朝时期南齐医家褚澄,他的著作《褚氏遗书》,虽然通篇仅2619个字,但是所论精辟,颇多创建,光耀医史长河。该书对血证及妇科病证治的见解,为后世医家所推崇。当然,信手拈来的从容,从来都是厚积薄发的沉淀。
    祖籍为河南阳翟(今河南禹州)的褚澄,字彦道,出生于官宦贵族之家。其祖父褚秀之,父亲褚湛之,哥哥褚渊都权倾朝野,其母亲为宋武帝刘裕第五女吴郡宣公主,其妻子为宋文帝刘义隆之女庐江公主。而褚澄本人则历任吴郡太守、左户尚书、领右军将军等,其女儿则为东昏侯皇后。
    官位显赫的家族背景,为钟爱医术的褚澄提供了常人无法企及的便利条件。少年时,褚澄便在名师的指导下学习经史子集。年龄稍长,他便研读《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难经》《针灸甲乙经》《肘后备急方》等中医典籍。其中,褚澄尤其喜欢经晋代医学家王叔和整理过的《伤寒杂病论》,以及现存我国最早的脉学专著——由王叔和撰写的《脉经》。
    《难经》曰:“经言,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在研习中,褚澄深知“望、闻、问、切”在疾病诊断中的重要性,依据《黄帝内经》中的藏象经络学说和阴阳五行学说,以及《脉经》有关诊脉方法、脉象病理、脉诊意义等方面的内容,提高自己的望诊和切诊水平。
    褚澄在担任吴郡太守时,曾经遇到前来办事的百姓李道念。见到李道念的第一眼,褚澄就说他患有重病。果不其然,李道念无奈地说,自己患有旧疾,被困扰5年了,请了很多医生诊治,都没有明显效果。褚澄便坐下来为其把脉,随后告诉李道念,他的病不是冷热引起的,而是因为平时吃生鸡蛋过多而导致的。由此可见,褚澄望诊和切诊技术精妙。
    对患者情况全面的考量,是医生诊治疾病效果凸显的基础。每有患者来诊,褚澄除去运用望诊、切诊等诊断方法之外,还十分看重不同地区的土壤、风俗习惯和个人饮食喜好、精神状况,以及当时季节疾病的流行情况等因素对患者所患疾病的影响,综合审视开具方药。褚澄具体用药则继承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的学术思想,擅长运用经方治病。因此,经褚澄诊治过的患者,大多数疗效显著。《齐史》评价褚澄医术曰:“投剂如神,与卢扁华佗比肩。”
    有一次,齐高帝萧道成所疼爱的二儿子豫章文献王萧嶷从外地回都城时染上重病,御医们用尽了能想到的所有办法,可他的病情却一天比一天加重。为了祈求苍天保佑儿子,萧道成特意下令大赦天下。但是,萧嶷的病情丝毫没有好转。
    萧道成因此整日郁郁寡欢。一天,他突然想到之前听说大臣褚渊的弟弟医术高明,便急忙下诏请褚澄前来诊治疾病。后经褚澄的精心调治,萧嶷很快痊愈了。看到儿子身体恢复如常,萧道成万分欣喜,特意晋升褚澄为左户尚书。
    褚澄为官清正廉洁,治郡颇有成效,再加上他精通医术,不分贵贱,乐于为人祛疾疗伤,因此受到百姓爱戴。褚澄一生曾撰有《褚氏遗书》《杂药方》传世。然而经过历代战乱等原因,《杂药方》早已散失,仅存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褚氏遗书》留传。
    《褚氏遗书》是继《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之后,《诸病源候论》之前,影响颇大的中医基础理论著作。全书分为《受形》《本气》《平脉》《津润》《分体》《精血》《除疾》《审微》《辩书》《问子》等10篇医论,首次提出晚婚优生的理论,在中医药史上最早提出有关男女胚胎形成理论,最早论述了阴阳之气在体内发生的时间、部位和循行路线,重视阴阳精血、津液,提出独特的切诊寸口配位法等。
    同时,褚澄还在《褚氏遗书》中表述自己从医治学的方法。他主张多读书、多临证,读书以古典书籍为主,以工具书为辅;临证则必求实效,以解除患者疾苦为己任;多拜访良师益友,通过切磋提高自己的医术;重视读书与临证的有机结合,在具体实践中提高疗效,即“博涉知病”“多诊识脉”“屡用达药”。
    《褚氏遗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为历代医家所重视。唐代医家孙思邈、金元四大家之一朱丹溪、南宋医家陈自明、明代医家张介宾、清代医家吴谦等分别在其所撰写或编修的《备急千金要方》《丹溪心法要诀》《妇人良方》《景岳全书》《医宗金鉴》等重要著作中,都有来自《褚氏遗书》相关内容的引述。
    在古人看来,包含著书立说在内的立言是达到人生“三不朽”的方法之一。褚澄出身名门,身居要位,禀赋超群,却依然博采众长,自省奋进,匠心独运,躬身实践,以精要医论增辉杏林,让有限的人生实现了另一种形式的不朽。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