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子嗡嗡响,怎么办? □周莎莎
病例 67岁的王先生很痛苦,对家人说自己脑子里总响。家人说:“脑子怎么会响?好好休息一下吧,是不是累着了?”可是,越安静的环境,王先生脑子里的嗡嗡声就越响,严重影响他的生活质量。经过多方打听,王先生来到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以“间断脑鸣两个多月,加重3天”为主诉。 分析 脑鸣的主要表现是患者自觉脑深部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如流水声、嗡嗡声、鸟鸣声、虫鸣声、火车声等,有时会与耳鸣同时存在。脑鸣,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40岁~70岁的女性居多。 严格来讲,脑鸣不是病,而是一种症状,主要与两类疾病有关。 一、脑鸣与器质性疾病相关。器质性疾病主要指脑部疾病,如脑肿瘤、脑变性疾病、脑萎缩、卒中、脑动脉硬化及脑供血不足,特别是脑动脉血管狭窄。 二、脑鸣与全身性疾病相关,如高血压、低血压、贫血、肾病、白血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高血脂等。其他原因,如使用某些药物、长期紧张、工作压力大等也可引起脑鸣。 脑鸣是神经疾病产生的症状和危险信号。长期脑鸣会导致高血压、失眠、视力下降、神经紊乱型抑郁症、脑动脉硬化以及老年痴呆等疾病。如果治疗不当,会导致病灶恶变,出现全身麻木、口眼歪斜等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需要注意的是,患者不可盲目服用含有人参、鹿茸等成分的普通补脑药品,服用后可能会导致脑鸣更严重。 出现脑鸣症状,患者可以到神经内科就诊。患者是否有脑血管病高危因素,可通过检测血压,做颈动脉超声检查,化验血糖、血脂,以及做CT进行诊断,确诊是哪种原因引起的脑鸣。年轻人的脑鸣大多和工作压力大、紧张、焦虑有关,可考虑进行心理疾病筛查。 治疗 1.保持好心情。 有一个好的心态是很重要的。如果出现了脑鸣,首先要保持良好的情绪,这样有助于病情缓解,同时在生活中不能太操劳,要有足够的休息时间,注意劳逸结合。这对于很多患者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要有足够的信心相信自己能够被治愈,不能自暴自弃,要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这被称为精神胜利法。 2.进行药物治疗。 如果脑鸣比较严重,患者一定要到医院就诊。一般医生会进行药物治疗。如果是脑血管病引起的脑鸣,需要对患者进行抗凝、活血、扩张血管、改善脑供血的治疗;如果是抑郁、焦虑引起的脑鸣,需要对患者进行抗抑郁、抗焦虑治疗。 3.进行按摩治疗。 医生可以对患者进行耳部按摩,这是很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经过一段时间的对症治疗,王老师的脑鸣逐渐缓解,近日康复出院。 (作者供职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相关链接
脑鸣一般在临床上分为真性脑鸣和假性脑鸣。 假性脑鸣一般被认为是神经衰弱的一种表现,长期劳累、经常熬夜、睡眠不好或休息不好等容易引起假性脑鸣,症状较轻者可通过改善生活方式、调整生活作息缓解症状;症状较重者,则需要服用抗焦虑或者抗抑郁药物进行治疗。而真性脑鸣,一般需要患者到医院明确病因,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