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河南医政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特别报道
 
第一版:要闻
 下一版  
实现健康老龄化 河南绘出“路线图”
郑州大学推动附属医院高质量发展 为健康中原建设助力赋能
从有所“惑”到有所“获” 这场培训很有“料”
在非洲传播中医药文化
1
11 1 2022年7月19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在非洲传播中医药文化
 


本报记者 冯金灿  通讯员 宋文刚 杨耀辉

来自驻马店市中医院的杨阳是中国援埃塞俄比亚第23批医疗队员。他今年年初来到埃塞俄比亚提露内丝-北京医院中国中医中心执行援外医疗任务,克服重重困难,应用中医药特色疗法为患者治病,获得当地患者及同行的认可。
埃塞俄比亚地处东非高原,由于海拔高,早晚温差较大,导致当地很多人患上骨关节病,且大多数患者就医时病情已非常严重。一位中年男性患者就诊时,双膝关节屈伸不利、关节肿胀、关节周围压痛明显、被动运动疼痛剧烈,被诊断为退行性膝关节炎。杨阳针刺患者双侧曲池穴等穴位,留针30分钟;治疗后,患者能较轻松地蹲起,疼痛得到明显缓解。继续治疗两周后,患处肿胀消退,疼痛完全消失。患者直呼:“中国针灸太神奇了!”
现在,来找杨阳治疗的关节炎患者越来越多。此外,杨阳应用中医药特色疗法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面瘫、偏瘫、小儿脑瘫、肩周炎等多种疾病,都取得良好的疗效。
不久前,医疗队迎来一位特殊的患者——某国驻非盟大使。他在运动时拉伤左侧肩部肌肉,局部软组织肿胀,关节活动受限,慕名来到中国医疗队求医。杨阳和医疗队队长张志韧为患者会诊后,制定了诊疗方案。经中医针灸、火罐治疗一次后,患者的症状明显减轻,肩关节活动也得到明显改善。几天后,他再次前来就医,并对中医药特色疗法给予高度赞扬。
在埃塞俄比亚,人们主要说阿姆哈拉语,只有少数人能用英语交流。为了更好地服务当地患者,杨阳主动向当地医务人员学习阿姆哈拉语。
在非洲这几个月里,杨阳与队友共同运用针灸疗法接诊当地民众达3000余人次;服务华人华侨86人次;为受援国高层和国际友人开展中医诊疗6人次。
在认真做好援外医疗工作的同时,杨阳还积极传播中医药文化。4月15日,杨阳应邀赴亚的斯亚贝巴大学孔子学院参加“联合国中文日”活动。在中医药文化展示、体验环节,杨阳与队友一起制作了情景剧,介绍了针灸和拔罐等中医药特色疗法,引发孔子学院师生以及受邀嘉宾的兴趣,大家纷纷到中医展台前了解和体验。
杨阳还根据受援医院情况,与队友一起开展了新技术——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术,并把自己的经验系统地传授给当地医生。
“我有一个愿望,就是把自己十多年的针灸临床经验倾囊相授,为埃塞俄比亚人民培养一批‘带不走的针灸医生’。目前我已经带教了2名当地医生。”杨阳说,“下一步,我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服务更多的患者,传播中医药文化,让更多的国际友人了解针灸,认同针灸。”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