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冯金灿 通讯员 杜晓燕
近日,经河南省人民政府同意,省卫生健康委等19个部门联合印发了《河南省“十四五”健康老龄化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8个方面25项具体任务,为促进全省实现健康老龄化绘出“路线图”。 “《规划》是河南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老龄工作的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进健康中原建设,更好满足老年人健康需求,不断提升老年人健康水平,促进全省实现健康老龄化,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我省实际绘出的‘路线图’。”省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处处长王自立说。 河南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亟待提高健康老龄化水平 “十四五”时期,河南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预计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将超过20%,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当前,老年人健康状况不容乐观,75%以上的老年人患有一种以上慢性病,心脑血管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多发高发。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认知、运动、感官功能下降,营养、心理等健康问题突出,失能老年人数量持续增加。 但与健康老龄化相关的机构、队伍、服务和政策支持不足,老年医疗机构发展不充分,老年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安宁疗护中心数量和区域覆盖范围不足,城乡区域差距较大;医疗卫生机构的环境、服务适老化程度有待提高,老年人就医体验有待改善;老年医学及相关学科发展滞后,老年综合评估、老年综合征管理和多学科诊疗等老年健康服务基础薄弱,老年医疗健康服务人员尤其是基层人员匮乏;医养结合服务供给不足,居家、社区医养结合发展不充分,高龄、失能老年人居家医疗、照护服务能力亟待加强;老年健康保障机制尚不完善,长期照护体系尚未全面建立;老龄健康产业发展和信息化建设滞后。 “健康是保障老年人独立自主和参与社会活动的基础,实施健康老龄化是协同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必然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为实现健康老龄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王自立说,“河南各级党委、政府把保障人民健康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深入实施健康中原行动,为实现健康老龄化提供了有利的发展环境。同时,河南促进健康老龄化的制度不断完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深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体系改革不断推进、医疗卫生领域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持续推动健康老龄化具备多方面优势和条件。” 到2025年 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基本建立 应该如何促进全省实现健康老龄化呢?河南不仅绘出“路线图”,还提出了发展目标——到2025年基本建立老年健康服务体系。 《规划》提出,河南将坚持“健康优先、全程服务,需求导向、优化供给,政府主导、全民行动,公平可及、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则,从提高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水平出发,以满足老年人对健康的基本需求和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为目的,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动力,大力推进老龄健康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深入开展健康中原老年健康促进行动,推动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保障老年人获得适宜、综合、连续的健康服务,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 到2025年,全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城乡社区规范化健康管理服务率不低于65%,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的比例不低于60%,综合性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老年友善医疗卫生机构占比不低于8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康复医学科的比例不低于60%,三级中医医院设置康复医学科实现全覆盖,65岁~74岁老年人失能发生率有所下降。 为确保发展目标早日实现,《规划》还明确了4项保障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二是强化政策支持,加大对健康老龄化工作尤其是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的财政投入力度,重点支持老年医院、护理院、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和医养结合机构建设;充分发挥彩票公益金、慈善捐助等资金的作用,提供普惠性老年健康和医养结合服务。三是完善保障体系,逐步将符合医疗保障范围的疾病诊治、医疗护理、医疗康复等医疗卫生服务费用,按规定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稳妥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完善上门医疗护理和家庭病床服务的收费和支付政策。四是加强督导评估。 (下转第二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