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动脉栓塞术,为她保住了脾脏 本报记者 丁 玲
4岁多的园园(化名)最近贫血特别严重,血小板很低,经常出现头晕、头痛、乏力等症状。 父母带园园到医院就诊,医生检查发现园园的脾脏特别大。肿大的脾脏下极可以到达盆腔,由于脾功能亢进,园园体内的红细胞、血小板都被巨大的脾脏破坏了,导致园园每个月都要输一次血来维持生命。 河南省儿童医院介入医学血管瘤科主治医师胡靖说,引起脾脏功能亢进的原因有很多,如感染因素、免疫性因素、血液系统疾病等。经详细检查,医生最终确诊园园所患的疾病为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该病的主要表现为溶血性贫血和脾脏肿大。 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传统的治疗方式是把巨大的脾脏切掉。但是,脾脏属于免疫器官,该类手术的创伤很大,患儿也会因为没有脾脏而丧失部分免疫功能。因此,如今临床医生更多的是考虑如何在不切除脾脏的情况下将患儿贫血症状予以纠正。 经综合评估,胡靖决定为园园实施脾动脉栓塞术。简单来讲,该手术就是将部分脾动脉“扎住”,使相应的脾脏缺血萎缩,这样既保留了脾脏的免疫功能,同时又改善了患儿的临床症状。 术后,园园的贫血症状得到缓解。由于采用介入微创的手术方式,患儿体表只留下针眼大小的创口,既避免了大面积手术创伤,也保留了脾脏的免疫功能。 目前,园园已顺利出院,脾亢明显改善,脾脏萎缩、贫血症状明显缓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