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监督
PDF版查看  第五版:基层卫生
PDF版查看  第六版:乡村视角
PDF版查看  第七版:诊治参考
PDF版查看  第八版:乡医课堂
 
第四版:卫生文化
 上一版    下一版  
百年老院厚重的文化积淀
一名医学生的使命和价值
“神仙爱情”
书画作品
1
11 1 2022年6月16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一名医学生的使命和价值
 

一名医学生的使命和价值
□张执华

 

   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学校已经封闭很久了。在此期间,我似乎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感受与思考作为一名医学生的使命和价值究竟在何方。前几天看到学校围墙的铁丝网上同学们为了表达对自由的向往而悬挂的一只只在风中摇曳的口罩,我的心为之一颤,继而陷入了思考,思绪也因此油然打开。
    4年前的那个夏天,我完成了人生中第一个重要的考试——高考。或许因为从小就希望成为一位救死扶伤的医生,填报志愿时我遵从了自己的内心,毅然选择了临床医学专业。进入大学以后,我离成为一名医生的梦想更近了,但当时我对医学的了解很少,对于医生这个职业更是一窍不通。直到大一下学期我拜读了保罗·卡拉尼什的著作《当呼吸化为空气》后,才对医生的使命和生命的价值有了些许的认识。该书的作者保罗·卡拉尼什是美国著名的神经外科医生,是一名学霸,在读大学时先后获得斯坦福大学英语文学以及人体生物学双料学位,随后在剑桥大学取得了科学史与哲学研究硕士学位,最后以优异成绩从耶鲁大学医学院毕业。但正当人生意气风发时,命运和他开了个玩笑,从医多年后的保罗·卡拉尼什突然被确诊为肺癌晚期。《当呼吸化为空气》是他在确诊后的自传,讲述了自己与死神同行的故事。在被确诊后他并没有自暴自弃,每当治疗取得一定的疗效后,他便重返手术台,以一位医生兼患者的身份治病救人。病魔在他确诊22个月后残酷地夺去了他的生命。保罗·卡拉尼什的故事是何等的悲壮却又如此的平凡。他感悟到医生的职责,不是延缓死亡或让患者重回以前的生活,而是在患者和家属的生活分崩离析时,给予他们庇护与照顾,直到他们可以重新站起来,面对挑战,并想清楚今后何去何从。从此,我体会到从医道路将是艰辛的,我们不但要治好患者的疾病,也要治愈他们的心。
    我无法预知死亡,死亡终究会到来。但是在有限的生命里我能做到的是时刻思考生命的意义,思考将来会成为医生的我应该承担怎样的使命。带着这些思考,我步入了大二的学习生涯。两年前那个庚子年,新冠肺炎疫情呼啸而至,其排山倒海的气势迅速渗透了华夏大地。口罩里藏满了人们的喜乐,露在外面的是惶惶的瞳和紧锁的眉。
    但我们并没有被打败,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看到了无数的“逆行者”日日夜夜与疫情角逐。鲁迅有言:“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疫情,反而使人们众志成城。2020年的春节虽然很冷,但那些最美的逆行者,同样温暖了我的心,火神山与雷神山,被一群基建高手火速砌成。四面八方的白衣天使,筑起抗击疫情的坚实壁垒。有一种力量,叫作爱;有一种温暖,叫作希望。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有数不胜数的军人、医生,他们未曾谋面,素不相识,却为了同一个目标齐聚武汉。“肝胆每相照,冰壶映寒月。”他们一直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去挽救每一个患者。他们为了尽快恢复从前那美好的生活,都在一线抗战奋斗。钟南山院士以耄耋之年,再次披挂上阵。此时的他本可以在家中安享天伦之乐,但他为了人民的生命安危,并没有退隐家中,而是再次毅然带领着白衣天使亲赴疫区与病毒战斗。疫情,让我看到了医务工作者的伟大,从此,我更加坚定了学医这条道路。愿得此身长报国。
    2021年初春,全国人大代表齐聚北京、共商国是、逐梦前行。从两会精神中,我看到了“生命至上”。一年一度的两会是民意的发声筒,也是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传达的扬声器。2021年是充满挑战,同时也是充满希望的一年。人民的健康是立国之基。作为一名医学生,我深刻体会到了医学之路漫长且艰辛,我会用聚沙成塔、滴水穿石的精神,游弋在医学之海,用自己所学守护人民的健康。这亦是我们医学生的职责和担当。
    疫情的洗礼使我明白了医生不仅要治病救人,更要在人间传递爱和温暖。正如小说《爱之链》中所描述的:“将美好的接力棒不断地传递下去,这样世界就会变得不一样,它会洋溢着温暖。”
    转瞬之间,我已经在大学度过了将近4年的时光。在这4年里,我迷茫过,失落过,痛苦过,停滞不前过,甚至绝望无助过。然而,我从未放弃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医学的热爱,因为我知道,只有医科之道才能够使我的人生变得更有意义。这4年,我一直在思考、在探寻生命的内涵,寻觅为医之道。随着年龄与知识水平的增长,随着我对医学的逐步了解,对医者仁心的理解越来越深,我逐渐领悟到:救死扶伤是一种责任,大公无私便是一种境界。正如钟南山院士对医学生的寄语:“要学会医术,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
    思绪又回到了围墙铁丝网上飘扬的一只只口罩,它们就像无数的向往自由的学生在呐喊。想到这里,我为没能在这次抗疫中贡献自己的力量而感到愧疚。但生活仍在继续,医学生涯道阻且长,总有一天,我会以一名医生的身份将善良与温暖播撒到我所及之处,用自由与爱疗愈世间。
 (作者为南昌大学玛丽女王学院2018级本科在读学生)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