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R实验室的“排雷兵” 本报记者 王正勋 通讯员 任怀江 关 心 文/图
3月23日~28日,温县连续开展四轮全员核酸检测,温县人民医院圆满完成80多万人次的核酸检测样本采集、检验任务。检验科PCR(聚合酶链式反应)实验室的疫情“排雷兵”们,付出了超常的努力与艰辛。 全员核酸检测离不开检验科,为了助力全院顺利完成全员核酸检测工作,温县人民医院检验科接到任务后,科主任赵玉芬立刻组织全科职工,统筹安排,除了每天留守科室值班的职工,将其余职工分成3个班,一天24小时轮流到检验科PCR方舱实验室进行核酸样本检测。赵玉芬又抽调7人,分派到设立在该院急诊科楼上的检验科PCR实验室。同时,两个实验室全力以赴服务此次全员核酸检测。 PCR实验室对工作环境要求极高,尤其是PCR方舱实验室,检验人员需要穿上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在负压状态下做好检查工作。在密闭的环境中,大家认真负责,严格规范操作,做好每一例检测。按照三级生物安全防护要求,他们严格按照工作流程谨慎操作,从试剂配制、标本处理、核酸提取、基因扩增到结果判读、报告审核的每一项工作流程,一干就是几个小时,检验员们累得胳膊酸痛,但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 进入PCR方舱实验室,工作量一下子比平日增加了十几倍,为了尽快完成当天的样本检测工作,有些人早上刚下班,仅休息一两个小时,下午又迅速赶到实验室接着工作。 全员核酸检测第一天,在检验人员严谨、规范的操作中,顺利完成6个乡镇(街道)9397管、184614人的检测任务;3月24日完成8个乡镇(街道)11116管、212449人的检测任务;3月25日完成11010管、217392人次的检测任务……这些精准检测结果的背后,是工作在PCR实验室、PCR方舱实验室的检验人员用通宵达旦、废寝忘食换来的结果。在高度集中的操作中,他们的汗水浸透了全身、口罩压痛了鼻梁、水雾模糊了护目镜(如图),为了确保检测质量、提高检测速度,他们尽量少喝水,或者不喝水,以减少上厕所的次数;防护服一穿就是六七个小时,最长时可达十几个小时。他们用心用情,以“快,稳,准”的标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圆满完成了上级部门交办的任务。四轮核酸检测,他们共完成80多万次例的核酸检测。 不负韶华,未来可期。在这场全员核酸检测大“考”中,检验科医务人员迎难而上、不负重托、不辱使命,用担当和坚守筑牢了核酸检测关卡。 “为了圆满完成上级部门交办的检测任务,全科医务人员都在加班加点,没有人请假,也没有人抱怨。我很感谢这些好同事!”说起医务人员连续奋战,辛苦劳累时,赵玉芬感慨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