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心衰的他重获“心生” 本报记者 丁 玲 通讯员 荣文翰
在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郑州市心血管病医院)心脏移植中心,作为该院第107例心脏移植患者,45岁的李先生术后恢复得非常理想。 早在15年前,李先生就开始出现胸闷等症状,在当地医院做检查,结果提示急性心肌梗死,医生及时救治,挽救了他的生命;9年前,他又发生心肌梗死,并出现心衰症状;7年前,他在郑州又一次因为心肌梗死接受治疗;今年7月,李先生再一次因为心肌梗死导致的心衰加重,转到郑州接受治疗。 因为出现了心源性休克等情况,医生为李先生置入IABP装置(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以缓解他的心衰情况,并为下一步治疗做准备。 李先生入院不久,郑州遭遇特大暴雨,医院被洪水围困。已经被置入IABP装置的李先生,依靠多名医生操作人工辅助装置维持生命。7月21日下午,李先生被直升机紧急转移到安全的病房。 7月24日,李先生转入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接受治疗。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外科八病区主任张向立说,经过医务人员的努力,李先生的症状稍有缓解后,被转入普通病房,等待心脏移植手术。 人体器官移植手术难以开展,供体捐献量少是最主要原因。7月31日,郑州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国内多个城市进出受到限制,让李先生的心脏移植手术难上加难。但患者病情危重,接受心脏移植是唯一有效的救治手段。 8月14日,得知广州有一个供体与李先生配型较理想后,该病区副主任浮志坤和同事紧急赶往广州,在当地医院的协助下,成功获取了供体。 8月14日下午,在浮志坤、张曙光医师等的配合下,张向立主刀,成功为李先生实施了心脏移植手术。 8月20日,情况好转的李先生从重症监护病房转到心脏移植中心病房。 9月2日上午,李先生顺利出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