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自身规律 推进中医药稳步发展 □郑学农
目前,中医药在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贡献尤为突出,随着新一轮的“产业革命”到来,世界各国对独具优势和特色的中医药领域给予了更多关注。 我国一直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为其传承创新发展奠定了牢固基础。目前,中医药发展驶入“快车道”。同时,也有诸多不利因素制约着中医药的发展,主要有4个方面:一是中药产业规模小;二是中药标准无法与国际接轨;三是中药研发能力和研发投入不足;四是管理体制不完善,中药出口问题影响着中药在国际上的形象。 为此,笔者认为应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走符合中医药特点的发展路子,必须找准对策,提高监管水平,加快推进中医药产业化步伐。 完善中药注册管理 建立健全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中药安全、疗效评价方法和技术标准。加快构建中医药理论和临床试验相结合的中药注册评审证据体系。一是优化基于古代经典名方、名老中医方、医疗机构制剂等具有人用经验的中药新药评审技术要求。用现代科学手段来研究,不应照搬西方管理模式,不应单纯以西药的要求来检验和证明中医药的疗效,不应按照西药的评审办法对待中成药。应按照中药的特点进行评审,制定符合中药发展实际的管理方法、标准和政策。二是把20世纪80年代前后,各省市的地方药品标准及制剂规范中的成熟药方,经过相关专家论证,汇编成国家中药制剂规范,对该规范中中药制剂在申报药品时,可简化手续进行备案,给药品生产企业提供依据,从而加快中药发展步伐。提高中药材和中药饮片质量。完善中药材生产,中药饮片、中成药生产,中药销售和市场管理是一个产业链,其中中药材生产属于第一环节,中药饮片、中成药生产属于第二环节,中药销售和市场管理是第三环节。这个产业链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到整个产业的发展。中药饮片通过炮制可以减轻或者消除中药毒性反应,改变中药的性味和归经,提高治疗效果等,该技术至今被国家列为保密技术。根据国情,不能按照西药的管理办法规范中药的生产环节,让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来传承并制定相应的管理规范,做好中药材生产技术指导,中药产业才能得到稳步发展。 对传统中成药制剂进行研发 我国中成药品种繁多,中医人经过几千年的临床实践,筛选出一大批名优品种,并得到海内外华人的认可。因此,可在保持传统中药组方配制的基础上,对传统中成药制剂进行开发。改进传统中药的剂型,通过在海外设立药店、诊所、经销商代理等形式,以传统中药或饮食补充剂的形式进入国际市场,这是中药产业国际化的一种途径。 利用现代技术开发中药制剂 现代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应用现代先进的种植、提取、分离、酶解和制剂技术,消除毒性成分,以多元活性成分,或多元单体组成的有效物质群配方制剂,并能用多元指纹图谱技术定性、定量控制,实现在线数据收集功能,量化标准基本上达到国际水平。 与生物技术相结合开发新药 生物中药是指中药的有效成分加入生物制品中,发挥一种协同作用,以改善或增强生物制品的功效,比如将生物中药技术用于制作疫苗,除了能够通过中药有效成分加入以增强疫苗的功效外,还可降低疫苗的副反应,增强疫苗的体液免疫效果。 加强传统验方专利保护 我国中医药传统验方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许多传世验方早已名扬世界,一部分疗效显著的验方甚至被国外商家抢注专利,进而制成产品销售。我国历史悠久,一部分传统验方仍然深藏民间,加之现代出土文物中验方的涌现,必然给传统中医药带来很多商机。保护好我国的传统中医验方,守护好这一民族瑰宝,要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法规制度,将先贤留下来的宝贵遗产保护好,尽早形成知识产权,开发生产加快上市。 (作者供职于延津县中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