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常 娟)7月17日,记者获悉,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发展改革委等18个部门联合发文,从政府主导、完善部门联动机制、营造氛围、创新无偿献血激励机制等方面进一步推动无偿献血健康发展。 各地各部门要在当地党委、政府领导下,不断完善“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社会共同参与”的无偿献血工作发展长效机制,将无偿献血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卫生城市创建等结合,从宣传组织、社会动员、经费投入、人员配置、采血网点布局等方面支持无偿献血工作,进一步巩固政府领导、部门协作、社会广泛参与的无偿献血工作格局。 具体来说,河南明确要求发展改革、文化广电和旅游、财政、卫生健康等部门要建立个人、单位、社会有效衔接的无偿献血激励机制;无偿献血者凭献血证当天休公假。在河南获得国家无偿献血奉献奖、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奉献奖和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终身荣誉奖的个人,可以凭相关证件免费游览政府投资主办的公园、旅游风景区等场所,到政府建设的医疗机构就诊免交普通门诊诊察费,并鼓励和倡导市、县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方面出台适当的优惠政策。 河南要求,各级卫生健康、发展改革、公安、自然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等部门应建立完善“质量上收、服务下沉”的服务体系,将献血屋建设纳入国土空间规划,进一步完善采血网点布局,加强各级采供血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血站新建扩建项目等建设的支持力度。 自然资源、住房保障、城乡建设和城市管理部门要对献血屋建设、流动采血车停放提供支持,各县(市、区)要在人员流量大的繁华地段设立2个~3个献血屋或按每50万~100万人口规划1个固定献血屋地点,5个~10个相对固定的采血车停放地点,并建立专属的停靠标识。 公安部门要对采血车、送血车出行、停放提供便利,确保血站服务体系与当地医疗卫生发展趋势相适应。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军队卫生部门应当加强血液安全管理,指导血站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完善高危献血者屏蔽和淘汰制度,健全血液预警机制。卫生健康、财政等部门要根据当地传染病流行情况,完善血液筛查策略,视情况增加血液筛查项目。 河南提出,持续推进血站服务体系机制创新,深化基层运行机制改革,贯彻“两个允许”,加大财政经费保障力度,逐步建立与血液安全责任、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和采血工作量相适应的血站绩效动态评价制度,充分调动血站员工的积极性,建立保障与激励相结合的运行新机制。 河南要求,各级党政机关单位应当按照《献血法》规定,积极动员和组织本单位干部职工参加无偿献血,为全社会做出表率。军队有关单位应当积极组织广大官兵参加无偿献血;各级教育、卫生健康等行政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红十字会等有关群团组织及村(居)民委员会应当组织大中专院校、医疗卫生机构、各类企业及其他事业单位,加强对职工、师生和社区居民的宣传、教育、动员,在德育、健康教育内容中增加无偿献血知识,并将参加无偿献血情况纳入职工和师生评优评先内容,在大中专院校、医疗卫生机构、企事业单位、村(居)民委员会积极规划固定献血场所,各地各单位组建无偿献血志愿者和不少于人群10%的应急献血团队。 各级教育部门应当将无偿献血作为健康教育重要内容,将血站作为中小学生普及医学和健康科学知识的重要阵地,在校青少年无偿献血知识知晓率应达到95%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