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口袋里常备糖果的医生 |
|
口袋里常备糖果的医生 “小朋友,不哭,不哭啊!叔叔给你糖好不好……”7月6日,在博爱县妇幼保健院的儿科病房里,儿科医生孙鹏鹏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糖果,送给哭闹的患儿。在孙鹏鹏的一番“鼓励”和“引导”下,患儿开始配合医生检查。 多年来,孙鹏鹏的口袋里时常备着糖果之类的东西,就是用来哄孩子的。自从事多年儿科工作以来,孙鹏鹏在应对患儿和家长焦虑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一些不太好哄的患儿往往会转到孙鹏鹏这里,而他总能处理得恰到好处。 自2010年大学毕业至今,孙鹏鹏一直从事儿科工作。“众所周知,儿科是‘哑科’,工作强度大且很辛苦,但是特别有成就感。看到患儿经过我治疗后痊愈,我感到再苦再累也值得。”孙鹏鹏说,只有勤奋学习才能满足患儿和家长的诊疗需求,所以他大量阅读儿科经典医书,并结合临床中遇到的问题用心领悟,细心体会。每当遇到疑难危重病例时,他都认真琢磨,并如实记录下来,以备以后研究所用。 小儿脑瘫不知道夺走了多少孩子的聪慧和家长的笑容,是家长们最害怕的疾病之一。孙鹏鹏经常和疾病“赛跑”,争夺孩子的健康和光明的未来。曾经,一位家长带着孩子来找孙鹏鹏看病,说孩子感冒了。孙鹏鹏经过检查与分析,诊断患儿为小儿脑瘫,就建议家长尽早为患儿治疗。患儿家长一开始并不理解,认为医生“黑心”,说孩子感冒是脑瘫。但孙鹏鹏经过耐心、细致解释,终于取得家长的信任。经过一段时间治疗,这个孩子的发育和同龄人一样。 “让标准成为习惯,让习惯成为标准”是孙鹏鹏的口头禅。他将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纳入每天10分钟演练计划,和同事们在晨交班上反复操练。依靠扎实的基本功,2018年,该院儿科成功通过河南省首批县级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评审,焦作地区仅有两家。2019年冬天,儿科病房收治了一名基层医院转诊的早产、超低体重新生儿。新生儿病情危重,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孙鹏鹏守在新生儿身边,不敢有丝毫懈怠,害怕有闪失。新生儿持续十几次呼吸暂停,孙鹏鹏和“战友们”无数次进行人工呼吸、拖背、弹足底;连续20多个小时救治,直到新生儿呼吸规律。看着新生儿熟睡的脸庞,在场的医务人员都松了一口气,而孙鹏鹏却晕倒在暖箱旁边。 高超的医术,负责的态度,孙鹏鹏的“淡定”带给患儿和家长更多的“安全感”,也让许多患儿家长对其高度信任。而孙鹏鹏始终践行着自己“愿当一辈子儿科医生,敬佑生命”的人生誓言,不断为更多的患儿提供及时、便捷的诊疗服务。 (王正勋 侯林峰 张友保)

 工作中的孙鹏鹏 张友保/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