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
PDF版查看  第四版:专版
 
第六版:视界
 上一版    下一版  
治疗胃病应注重调和肝脾胃关系
县域医共体建设 郏县中医院这样做……
中医药科研要有坐“冷板凳”精神
巩义市总医院积极传承中医药文化
1
11 1 2020年6月23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巩义市总医院积极传承中医药文化
 

巩义市总医院积极传承中医药文化
本报记者 杨 须 通讯员 白 鹏  张艺丹 文/图

   “鞠躬、敬茶、赠书……”6月19日9时许,在巩义市人民医院召开的巩义市中医药振兴大会现场,师傅们面戴口罩,一字排开在台上落座。10位中医学术继承人上台,面对各自的师傅行拜师礼。巩义市人民医院中医科首席专家马占松带领师徒集体宣誓:我是一名中医人,以维护人类生命,治病救人为己任,学习中医、实践中医、发展中医。感恩老师、感恩同道、感恩患者,廉洁行医,辨证施治,为人民健康事业奋斗终生!
    当天上午,巩义市总医院党委书记、院长乔来军,巩义市瑞康医院院长刘海阳,巩义市中医院院长袁朝辉,代表巩义市中医药先进单位作了发言。会议还对10名巩义市总医院优秀青年中医师、5名巩义市总医院优秀中药师、7名巩义市中医药工作突出贡献奖获得者进行了颁奖。
    在交流环节,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院长田元生、河南中医药大学教授许敬生、巩义市人民医院中医科门诊主任康晓利等中医专家分别以《中医外治关键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中原中医药深厚底蕴》《穴位埋线的临床应用》等为题,开展专题讲座,获得了参会者的好评。
    巩义市副市长刘军杰说,“师带徒”是中医历来培养人才的模式,是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继承、发展中医药事业及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有效手段,也是继承名老中医衣钵的重要方式。此次师承指导老师,均具有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丰富的临床经验。刘军杰要求前来拜师学艺的年轻医生通过跟随老师临诊,耳濡目染,善总结、勤思考,既要做到继承创新,又要坚持传承守正。
    事实上,巩义市人民医院一直重视中医药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成立国医堂,完善中医药人才梯队建设,举办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班,并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按照乔来军的设想,今后,该院将以振兴中医药事业为目标,进一步抢抓机遇,趁势发展,围绕国医堂打造中医核心团队,充分发挥中医药临床疗效确切、预防保健作用独特、治疗方式灵活、费用低廉的特色,并向基层广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
    “几千年来,中医的传承都是师傅带徒弟,讲究师承。如今,只有依靠‘师带徒’和中医药院校模式培养中医人才,才能促使中医药事业快速、稳步发展起来。”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医处副处长徐宏伟坦言,中医是国粹,是老祖宗几千年的智慧结晶,是宏观医学,中医良好疗效的取得,依靠的是实践经验。中医成才往往需要十几年历练,才能积累一定的诊疗经验。这个漫长过程使一些年轻中医师产生不良情绪,导致一些老中医几十年的诊疗经验面临无人传承的困境。”他鼓励巩义市总医院以此次中医药振兴大会为契机,认真做好中医药各项工作;要在政策、思想认识、人才问题等方面同步发力,大力推进中医药产业发展,让巩义市中医药服务能力真正得到提升。
    拜师仪式结束后,部分与会人员来到巩义市涉村镇桃园卫生院、河南一品农业有限公司、巩义市太平种植专业合作社中草药种植基地等进行调研,了解中医药产业发展情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召开座谈会进行讨论,以期取得成效。

活动现场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