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
PDF版查看  第四版:专版
 
第六版:视界
 上一版    下一版  
治疗胃病应注重调和肝脾胃关系
县域医共体建设 郏县中医院这样做……
中医药科研要有坐“冷板凳”精神
巩义市总医院积极传承中医药文化
1
11 1 2020年6月23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县域医共体建设 郏县中医院这样做……
 

县域医共体建设 郏县中医院这样做……

   “感谢郏县中医院,让我们在家门口就享受到省级专家的诊治服务。我们少跑路、少花钱,看病真是太方便啦!”6月15日,平顶山市郏县安良镇山头张村村民,52岁的张女士听说省级专家来到镇卫生院坐诊,积极预约了就诊号。
    张女士能够在家附近让省级专家看病,主要得益于郏县中医院全力打造的紧密型县域医疗健康共同体(简称县域医共体)。
    据了解,为了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郏县深入贯彻执行国家《关于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通知》精神,于去年9月成立了郏县医疗健康集团,通过不断完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县域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和使用率,加快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快构建分级诊疗、合理诊治和有序就医新格局。
    作为郏县医疗健康集团中医院院区,郏县中医院秉承“上下联动、资源共享、服务百姓、协作共赢”的方针,充分发挥县域中医药龙头作用,以特色优势专科为主,与县域其他医疗机构进行紧密结合,切实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努力打造特色鲜明的医疗服务品牌,构建新形势下的医共体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县级医院上联下带的纽带作用,积极与上级医院开展专科联盟,持续提高诊疗水平。目前,该院已与广州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等十几家单位开展合作。该院妇产科、儿科与郏县妇幼保健院中西医结合科、康复科进行整合发展,实现了“1+1〉2”的县域医疗服务发展顶层设计。以中医馆建设为依托,开展县域医共体工作,目前已经与一家二级专科医院、白庙乡卫生院、冢头镇卫生院、薛店镇卫生院、茨芭乡卫生院等7家乡镇卫生院开展合作共建。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郏县中医院坚持做到“三降、一节省,两提高、两增效”。“三降、一节省”,即就医交通费降低、就医生活费降低、就医医疗费用降低、节省时间;“两提高、两增效”,即提高卫生院诊疗水平、提高中医药疗法使用率、服务人次同比增长、职工工资同比增长。为此,该院通过资源下沉,把更多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引向基层、投入基层,提高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整体绩效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他们从中医优势专科中抽调10名骨干医师,长期派驻到一家二级医院的中西医结合科、康复科及7家乡镇卫生院的中医馆;长期派驻人员担任共建科室的副主任,具体负责科室日常工作;由派出科室主任担任合作共建科室的主任,具体负责科室发展规划、医疗技术输入以及疑难病带教工作;安排县级中医专家到乡镇卫生院巡回坐诊,每周坐诊两天。通过科主任及县级中医专家坐诊,引导患者在基层就诊。
    为了使医共体健康、有序运行,郏县中医院在做好专科对口帮扶的同时,通过专家出诊、查房、病例讨论、带教、培训等方式,提升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的业务水平,今年已培训医务人员600人次。该院对一部分乡镇开展中医馆建设,并抽调12名专家轮流下乡,进行每周一次的内科专家联合查房、会诊及业务讲座,参与病例点评、处方点评,开展健康教育和义诊活动。该院定期对全县14家乡镇卫生院和100家投放远程心电诊断设备卫生室的远程心电系统、影像诊断系统进行升级,并对技术人员进行新系统医联体培训;对部分卫生室提供专家上门指导服务,帮助卫生室提高诊断技术,进行传帮带,大力提升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整体服务能力。
    郏县中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张利恒说:“村卫生室不仅缺少医疗设备,还缺少优质的医疗资源。紧密型医共体将农村患者与县、市以及省级医院的专家连在一起,取得了明显成效。”
    据统计,截至6月15日,郏县中医院县域就诊率达到90%,县域内基层就诊率达到65%,有效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弘 扬  姚彩歌 刘克飞)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