荥阳市人民医院 成功救治一名危重症患儿
本报讯 (记者李志刚 通讯员蒋晓莉 楚 珣)近日,荥阳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紧急接诊一名患儿,患儿出生时羊水呈黄绿色;出生后2小时,患儿全身皮肤青紫,呼吸困难,胸廓成桶状,口吐泡沫,随时有生命危险。 该院新生儿科医务人员对患儿进行紧急救治。经过各项检查,医生诊断为: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新生儿气胸、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经该院胸外科主治医师陈赫会诊后,考虑气胸面积达60%,患儿随时会出现生命危险,立即进行胸腔闭式引流。凌晨6时,患儿再次出现呼吸困难,呼吸急促。医生评估患儿的病情后,建议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该科主任平菊梅立即联系药学部主任杨志伟,开通绿色通道。平菊梅带领急救团队,在气管插管下给予患儿肺表面活性物质滴注。之后,患儿的呼吸逐渐平稳,呻吟声消失,全身皮肤逐渐转红润,转危为安。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也称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即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和呼吸衰竭综合征。由于早产儿的肺部发育不成熟,易发生肺透明膜病,存活率极低;患胎粪吸入综合征的足月患儿,因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被胎粪灭活,也易发生肺透明膜病。通过外源性补充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帮患儿渡过第一关(呼吸关),同时减少后期呼吸暂停及慢性肺部疾病发生。 该院新生儿科通过开展气管内注入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技术,治疗早产儿及足月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取得了良好疗效,表明在新生儿救治方面实现了跨越。 |